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斯莱克,300382.SZ)10月29日晚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表现亮眼,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逾七成,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翻倍增长,标志着公司前期战略深耕与技术沉淀迎来收获期,主营业务双轮驱动格局确立。
财报数据显示,斯莱克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0亿元,同比增长72.32%;实现归母净利润3489.77万元,同比大增205.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54.99万元,同比增长191.29%。
从前三季度的整体表现看,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6.30亿元,同比增长50.85%;累计归母净利润1463.2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增幅达195.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87.54万元,同比增长119.06%。
公司盈利质量在第三季度得到显著提升。毛利率方面,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达18.78%,同比大幅上升11.18个百分点,环比也增长7.5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34%,较上年同期提升15.33个百分点。费用管控成效同样显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7.61%,较上年同期下降4.44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司在业务快速扩张的同时,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同步增强。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的高速增长,源于传统易拉罐业务与新能源电池壳业务两大主业的协同发力。作为公司的立业之本,斯莱克在易拉盖/罐高速生产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稳固。报告期内,公司与奥瑞金强强联合签署战略协议,合作金额预计5亿元。该业务板块为公司贡献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是公司业绩的"压舱石"。新能源电池壳业务已成为公司强劲的“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斯莱克在新能源电池壳领域进展频频,先后与韩国知名企业Dongwon Systems达成合作,并在中国境内及欧美市场共同推进电池壳业务。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景气和电池厂商的产能扩张,斯莱克的方形和圆柱形电池壳高速自动化生产线,凭借其高效率、高精度、高一致性的显著优势,获得了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的青睐,并实现了规模化交付。
除现有业务外,斯莱克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已有所收获。2025年初,公司正式成立苏州斯莱克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展机器人相关研发工作。8月末,斯莱克宣布开发应用于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的柔轮取得重大研发突破。若未来成功实现量产,公司将形成从食品金属包装设备,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再到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创新路径,在金属成型这一技术分支形成高壁垒和技术护城河,为未来业绩和估值增长带来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