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邹传科)10月29日,记者从在安徽合肥召开的推动“新三板”挂牌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上获悉,安徽省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达241家,位居全国第7位;截至7月2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2家,位列全国第8,其中10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本次培训会由安徽省委金融办与安徽证监局联合举办,来自安徽各市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新三板”挂牌企业及相关证券中介机构等300余人参加。培训紧扣企业发展实际需求,重点围绕“新三板”与北交所市场衔接等议题展开深入解读。
中国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二级主任科员王潇介绍了“新三板”市场整体发展情况。截至当前,全国“新三板”共有挂牌公司6043家,其中基础层3727家、创新层2315家,覆盖18个行业门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323家,占比21.89%。市场业绩呈现企稳回升态势,2025年上半年挂牌公司实现营收8453亿元,同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396.84亿元,同比增长5.06%。
北交所安徽基地负责人殷占伟介绍,自2022年10月北交所与安徽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安徽基地以来,已累计服务企业超过300家。今年以来,安徽省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居全国第4位。
截至7月22日,安徽省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达12家,居全国第8位,其中10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审申报企业8家,排名全国第四。从地域分布看,合肥4家,蚌埠3家,滁州、铜陵各2家,芜湖1家,安徽正成为北交所优质企业的重要供给地。其中,星图测控于2025年1月登陆北交所,成为当年首只新股,目前总市值已超100亿元,展现出良好的市场表现。
参会企业普遍表示,此次培训加深了对资本市场合规运作理念的理解,有助于更清晰把握北交所上市形势。证券中介机构代表也认为,培训搭建了政府、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有效沟通平台。
近年来,安徽高度重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实施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和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专项行动,积极挖掘、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高成长性的企业,推动安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