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14:58:01 股吧网页版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拖后腿” 华熙生物前三季度净利降超三成
来源:新京报


K图 688363_0

  短期内,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对华熙生物业绩的“拖累”还在延续。

  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的转型阵痛仍在持续。10月29日,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3亿元,同比下滑15.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63%至3152.85万元。

  尽管第三季度净利润表现向好,但拉长时间线来看,华熙生物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持续承压——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8.36%至31.63亿元,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30.29%至2.52亿元。

  图/华熙生物三季度报截图

  增长引擎“失速”,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接连下滑

  分业务来看,华熙生物旗下主要拥有原料、医疗终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原功能性护肤品)、营养科学创新转化四大板块,构建了“原料-终端产品”的一体化业务布局。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的持续萎缩,成为“拖累”华熙生物业绩的主要因素。对于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29%,该公司表示,主要原因便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华熙生物的崛起与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密不可分。在2022年的巅峰时期,该业务实现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38.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2.45%,毛利率为78.37%,成为公司的主要增长引擎。同年,夸迪成为继润百颜之后第二个收入超过10亿元的品牌,华熙生物也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信心,“BM肌活2022年实现收入8.98亿元,有望成为第三个收入迈入10亿元门槛的品牌。”

  不过,这样的高速增长没有维持太久。

  2023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显露“疲态”,全年收入同比下滑18.45%至37.57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也降至61.84%。彼时,华熙生物称其主动对该业务进行阶段性的战略调整,而这是“推动旗下品牌逐渐成长为国民品牌的重要策略”。

  在2024年年报中,华熙生物表示,公司已将“个人健康消费品事业线”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线”。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在2024年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华熙生物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

  为推动经营改善,今年3月,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带领管理团队重回业务一线,持续对经营理念、业务方向以及人才组织模式进行系统性调整,开展了一场“刮骨疗毒”式的变革。

  三季报显示,华熙生物第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率降至34.26%,“为近五年来最低水平,系品牌沟通模式与渠道结构优化的结果。”再看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该公司并未披露具体数据,仅表示该业务聚焦品牌科研基础与传播模式重塑,重新梳理品牌的技术逻辑和市场沟通体系等。

  从今年半年报来看,短期内,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对华熙生物业绩的“拖累”还在延续。今年上半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约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0.36%。受其影响,华熙生物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9.57%和35.38%。与此同时,华熙生物在半年报中指出,公司大幅削减无明确技术支撑的品牌孵化计划,强化科技成果与消费品业务的深度绑定。

  事实也确实如此,今年9月,华熙生物旗下护肤品牌润熙泉传出闭店消息,该品牌在多个线上平台运营的店铺已经清空。对此,华熙生物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称,润熙泉不是公司的主要品牌,其存续对公司营收和利润贡献没有意义,“相关调整是华熙生物聚焦主业和主要品牌的一部分。”

  布局定向减脂、加码植物源生物活性物,能否实现业绩逆转?

  与三季报一同发布的,还有华熙生物关于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因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及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而确认信用减值损失1753.78万元,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确认资产减值损失571.3万元。

  图/华熙生物公告截图

  对此,华熙生物表示,本次计提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科目,相应减少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2325.08万元,“未导致公司盈亏状况发生变化”。

  业绩承压之下,华熙生物的种种动作也颇受市场关注。

  今年9月,华熙生物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Bloomage Biotechnology(Hong Kong)Limited,认购圣诺医药战略配售的股份,认购金额约1.38亿港元,配售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圣诺医药约9.44%的总股本。“公司不仅是财务投资人,更是战略投资人”,华熙生物表示,此次投资是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布局,后续双方将探讨更多业务层面合作的可能性。

  华熙生物介绍,除了在医药级原料上可以和圣诺医药的研发项目形成协同,借助圣诺医药在RNAi(RNA干扰)技术和PNP(多肽纳米颗粒)平台上的优势,公司能够夯实医药板块的研发基础,推动小核酸药物在定向减脂、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的产业化探索,加速定向减脂这一具有巨大商业前景的医美赛道布局。

  到了10月,华熙生物又以29.06元/股的价格,参与了禾元生物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的战略配售,配售总金额为2000万元,获配股数为68.82万股,占禾元生物发行数量的0.77%,占禾元生物总股本的0.19%。此次配售完成后,华熙生物将成为禾元生物的战略股东。

  这次投资,华熙生物看上了植物源生物活性物。华熙生物表示,通过禾元生物在植物生物反应器所建立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华熙生物将探索植物源生物活性物产品的应用研发与功效研发。

  华熙生物在三季报中表示,在多组学交叉、多靶点、全链路协同成为行业趋势的背景下,公司的增长点正来源于这一整合能力。而种种布局能否帮助华熙生物走出增长困境,时间会给出答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