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 (王媛媛)A股10月收官,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报3954.79点,跌0.81%,成交10311亿元;深证成指报13378.21点,跌1.14%,成交12869亿元;创业板指报3187.53点,跌2.31%,成交5953亿元。沪深两市成交额2.32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039亿元。
沪指本月累计涨1.85%,一度站上4000点,再创十年新高。创业板指本月累计跌1.56%,科创50指数震荡调整,本月累计下跌超5%。北证50指数表现较强,月累计上涨超3.5%。
板块方面,生物制品、化学制药、文化传媒、互联网服务、医疗服务、软件开发板块涨幅居前,保险、小金属、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热点
盘面上,医药板块集体上涨,联环药业、三生国健等多股涨停。白酒概念午后拉升,中锐股份2连板。影视院线概念股表现活跃,博纳影业涨停。福建板块再度走强,平潭发展11天8板,福建金森、福龙马2连板。AI应用概念股逆势拉升,荣信文化、福石控股双双20cm涨停。下跌方面,算力硬件概念股集体下跌,“易中天”光模块三巨头大幅调整。
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上涨股票数量接近3800只,近80只股票涨停。
机构观点
巨丰投顾:周五市场震荡运行,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市场短期震荡回调,不改向好趋势。在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有望同步出现向上的拐点。具体投资方向上,中线建议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
恒生前海基金:近期沪指在4000点关口持续拉锯,反复突破又失守。预计短期市场以震荡格局为主,后续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短期维度来看,市场风格可能适度做一些平衡,回归性价比和景气度。长期维度来看,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的趋势中,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后续市场有望走出修复行情。
安爵资产:11月A股将在政策托底与资金博弈的双重逻辑下震荡走高。宽财政叠加宽货币组合持续发力,化债政策落地、专项债加码与流动性充裕为市场构筑安全垫,外资与机构资金稳步流入也形成进一步的支撑,但4000点突破后获利盘消化与板块分化,可能让市场进入进二退一的震荡上行阶段。短期来看三季报业绩验证将成为估值锚点,绩优标的有望获得资金青睐,科技板块内部则呈现高切低特征,从高位算力硬件向AI应用、工业软件等低位细分扩散。中长期需重点跟踪经济复苏力度,尤其是消费与制造业景气度回升节奏,同时聚焦科技产业突破进度,例如半导体自主可控、新质生产力相关赛道的技术落地与业绩释放,将持续为市场提供核心上涨动能。
消息面上
潘功胜:研究和储备应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波动等领域的政策工具
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题为《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署名文章。潘功胜在文中指出,从全球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已十分丰富并仍在快速发展。要根据宏观审慎监测分析框架的评估结果,继续丰富和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广义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政策工具箱,研究和储备应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波动等领域的政策工具,建立创设、实施、评估、反馈、优化的管理机制,使其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吴清: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吴清指出,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要继续积极创造条件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落地,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加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
五部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数据产业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数据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其中提到,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实现以城带产。发挥城市产业集聚、人才集聚、数据集聚优势,强化场景开放创新,促进城市数据资源汇聚;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打造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推进数据产业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数据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融合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据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业态,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生态引领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发放数据券、模型券等奖补机制,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