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马慜)10月31日,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近年来,兴业银行吸引主要股东、中长期资金增持,股权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2024年,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等主要股东累计增持兴业银行超9.5亿股。在此基础上,今年5月,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兴业转债”全额转股,继续增持兴业银行3.88亿股;大家人寿一季度从二级市场增持兴业银行5.41亿股,9月和10月又继续增持超7400万股。
在陈信健看来,这些“真金白银”的增持,充分彰显主要股东对兴业银行稳健发展的信心,以及投资价值的认可。
近期,银行股价经历上涨、回调、反弹的波动。陈信健认为,拉长周期来看,估值修复的趋势较为明确。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从银行经营来看,风险边际改善、息差降幅收窄,经营基本面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市场对于银行风险、息差的担忧在减小,稳定发展的信心在增强。
二是从市场观点来看,多家外资机构相继发声,看好中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和上市公司经营质效持续提升,看多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和估值修复,推荐“高科技+高质量红利”的配置组合。银行作为典型的高质量红利股,将成为境内外各类资金的重点配置标的。
三是从入市资金来看,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大型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指数基金的规模在持续扩大,并且海外资金也在增配中国资产。从往年来看,岁末年初往往是这些资金配置的重要时间点,将为银行板块带来重要增量资金。
“在板块估值修复趋势中,我行有信心表现更好。”陈信健展开分析称,基本面方面,近年来,兴业银行锚定价值银行目标,持续提升五大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经营总体平稳向好。目前,风险集中暴露的高峰期已经过去,风险成本还有优化空间。同时,今年和明后年长期限定期存款集中到期重定价后,负债成本有望进一步下行,支撑利息净收入和营收的相对稳定。
配置价值方面,截至10月30日,兴业银行静态股息率5.29%,处于上市银行前1/3,PB市净率0.53,处于上市银行后1/3。“可以说,兴业银行的业绩稳、分红高、估值低,是很好的高质量红利股票。”他说。
可转债方面,兴业银行对推动转股有信心、有举措,将继续以经营质效的提升促进股价估值的修复,并以估值修复带动可转债转股。同时,将继续吸引现有股东和新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或者可转债方式增持兴业银行,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加快估值修复和资本补充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