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16:42:21 股吧网页版
苏州探路内涵式城市发展路径
来源:经济参考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要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作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特大城市”,苏州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更应在内涵式发展方面勇探新路、作出示范。

  转换发展动能

  当前,我国城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苏州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聚焦集约高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畅通经济循环。

  截至目前,苏州市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全国第4,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4。创新高地已具规模,“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模式,有力助推了苏州现代制造业的繁荣发展。

  然而,与国内“头部城市”相比,苏州还有差距。唯有率先融合创新链产业链,才能让“苏州制造”跨越沟坎。

  苏州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持续投入创新,无论是在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布局,还是在新型材料、航空航天领域的积累,都体现了既顺势而为、也主动造势的远见。

  破局关键在于推动产业向优质优价转型,攀登价值链中高端。

  历史上,苏工苏作堪称“专精特新”的典范,今天的“苏品苏货”理应续写辉煌。苏州正积极推动钢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着力塑造高性价比、精益求精的品质品牌。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大健康、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广阔赛道,传统产业完全有能力焕发新生、结出硕果。

  目前,苏州制造业面向消费端的终端产品少,总部型、平台型服务企业不多,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必须强化消费引领,转向技术创新与差异化供给,提升供需匹配效率。智改数转使苏州的制造业更柔软、更聪明,生产性服务业在要素支撑、质效提升、商务专业三方发力,助力产业更贴近市场,分享更多全链价值。庞大的游客、青年和老年群体,催生了荷花市集、宠物经济、苏州人游苏州等新热点,“流量”正加速转化为“消费能量”。同时,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苏州在东盟、印度、中东、非洲等市场拥有广阔空间,文创、医药、机床、专用设备等产品需求旺盛,推动内外贸互联互动,将为稳外贸、扩内需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功能品质

  在苏州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人才房票、拆迁房票、购房补贴、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等政策加力实施,正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群众提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

  在存量更新阶段,资源盘活与价值挖掘成为关键,运营商的角色日益重要,甚至已超越开发商。苏州工业园区落地全国首单集体经济类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打造“开发培育—成熟运营—REITs退出—再投资”的良性生态;吴江区曲水善湾项目以“EPC(传统工程总承包)+运营”模式促进设计、建设与运营的高效结合,率先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

  人文是苏州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落户,古城24米天际线得到严格管控,江南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国潮、文创新潮流中,苏州已抢占先机:去年,苏博文创营业收入达9000多万元,若态公司潮玩全球GMV(商品交易总额)突破了1亿美元。苏州统筹举办世界文创大会与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密集举办演唱会、体育赛事、展会等重大活动,既开拓“数字技术+文化创意”的新蓝海,又厚植文明有礼、蓬勃向上的新风尚。

  苏州每年把80%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全国第5位,为很多“新老苏州人”勤劳致富提供了宽广平台。但劳动就业收入水平有待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四年低于全省平均、绝对值也落后于浙江多地。“投资于人”是释放人口综合红利,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根本之举。

  纺织、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崛起依靠勤劳双手,产业再攀新高需要智慧头脑。太仓德国“双元制”本土化职业教育、昆山产教融合培养深入推进,正全方位打造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助力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底基,协调推进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逐步彰显,面向纯农业从业人员、新市民劳动者、城乡“两栖人”等全体农村居民,未来感、现代范、全方位的乡村幸福生活正徐徐展开。

  增强治理效能

  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在服务上海中发展自身,是苏州成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随着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G60科创走廊等深入推进,长三角城市群、沪苏州同城化效应逐步显现。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基础上,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制度规则等“软联通”短板。

  苏州板块经济、园区经济发达,众多开发区(经济大镇)与中西部小城市体量相当,与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重点任务高度契合。在城市行政能级难以突破的大背景之下,积极争取“镇改市”是优化都市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与重要抓手。同时,开发区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部分开发区实行托管代管镇街道存在“县中县、层级多”现象。必须推动开发区回归产业发展主引擎定位,镇街夯实基层治理根基,通过分类施策、做实功能,加快迈向专业化、扁平化、集成化,实现经济强与治理强的双赢。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平安是幸福的底色。苏州基层社会治理“强基提能惠民”三年行动持续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慈善救助服务中心、12356心理服务热线载体平台集聚提升,首批80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帮促村攻坚完成验收,党建引领下的协同治理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治理实战,进一步提高了治理颗粒度、决策前瞻性和服务便捷性。苏州安保指挥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保障200多场活动安保;“苏心焊”系统实时监管112.3万起动火作业、无证上岗立案数同比下降57.4%。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