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披露2025年三季报。该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5.04亿元,同比增长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亿元,同比大增395.89%。
三季报显示,新希望在报告期内的净利润水平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生猪销售价格同比上升,同时养殖成本持续改善,猪产业同比减亏以及饲料业务利润同比增加所致。
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新希望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生猪销量1248.39万头、生猪销售收入173.24亿元。在猪价震荡的背景下,新希望近年来持续强化成本控制工作,不断优化的养殖成本对于平缓周期波动影响、稳定业绩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希望正常运营场线的平均完全成本降至13.1元/公斤,7月份,该公司西部纵队、中南纵队的完全成本降至12元/公斤左右,部分区域已经低于12元/公斤。
从行业来看,生猪养殖企业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东方财富Choice统计的结果显示,A股生猪养殖板块(申万三级行业)的12家公司中,大多在报告期内顺利实现净利润盈利,但是受猪价波动等因素影响,超过半数的行业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从未来趋势看,猪价短期内或仍将小幅震荡。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朱泽坤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进入10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先降后涨,全国外三元生猪交易均价由9月30日的12.14元/公斤最低降至10月13日的10.72元/公斤,之后价格出现反弹走势。随着11月份临近,气温仍有下降空间,大体重生猪需求仍较旺盛,在屠宰企业采购需求及大猪价格优势的影响下,或刺激养殖端压栏增重,生猪交易均重或继续提升。
“在降温刺激及南方腌腊零星开启的影响下,终端需求或缓慢增加,但支撑效果有限。总体来看,生猪供应预期增加,但需求支撑不足,预计11月份猪价涨幅有限,中下旬有下跌风险,预计全国均价或维持在11.7元/公斤至12.5元/公斤的水平调整。”朱泽坤表示。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猪价在未来的走势仍有一些不确定性。但随着企业降本增效措施的不断深化以及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有望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保持盈利的稳定性。”
根据新希望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降本方面,该公司的后续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在秋冬季加强疫病防控,第二是继续推动遗传性状改良,第三是继续做好生产管理优化。公司养殖业务已从养“好”猪(把猪养好)逐步进入到“养好猪”(养好的猪)阶段,未来提升空间将有赖于头部大企业、相关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合参与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育种工作。新希望以目前的最领先企业为目标,现在远远未达“成本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