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否会迎来暖冬?
10月份,全国平均气温“前暖后冷”,呈“北冷南暖”分布。今冬的气候状况备受关注。
10月31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10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并发布11月气候趋势预测。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高荣在发布会上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预计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2026年初,随后转为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中性状态。
高荣强调,在拉尼娜状态下,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至偏高。

发布会现场每经记者李彪摄
南方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的风险总体较低10月以来(截至10月29日),全国平均气温11.1℃,接近常年同期。月内,全国气温“前暖后冷”,上旬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中下旬转为偏低。
10月上旬,南方地区出现“秋老虎”高温过程,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超过38℃,其中福建建宁日最高气温达39.3℃。
10月份,有三次冷空气过程影响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等地入冬偏早。16日至21日,冷空气过程相对较强,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8至14℃,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部分地区遭遇雨雪天气,对秋粮收晒、存储略有影响,局地遭受低温冷冻灾害。
截至目前,北方大部地区已入冬,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中西北部及山东中东部、贵州中部、新疆西北部等地入冬偏早5天以上。
根据目前的监测和预测,今年冬季拉尼娜的发展趋势如何?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会怎样?
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上述提问,高荣介绍,截至2025年9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处于ENSO中性偏冷状态。综合国内外数值模式和近期海洋大气演变特征,预计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2026年初,随后转为ENSO中性状态。根据预测,此次拉尼娜状态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形成拉尼娜事件的概率较低。
高荣表示,在拉尼娜状态下,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至偏高,降水总体偏少,呈“北多南少”分布,南方地区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风险总体较低。预计冬季气温阶段性特征明显,冷暖起伏大,华东南部、华中东部、华南东部等地降水偏少。
预计未来10天云贵川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10月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51.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1.8%,为历史同期第三多。全国共发生6次暴雨过程,山东、河北、四川、安徽等地局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月内,华西至华北南部、黄淮一带秋雨连绵,降水日数普遍达12~20天,陕西西南部等地超过20天。山西、山东、甘肃降水日数达历史同期最多。
高荣介绍,预计未来10天,北方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或接近常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势力总体偏弱,除四川盆地、重庆、贵州、江南西部和南部、广西等地受降雨影响,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外,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3℃或接近常年同期。
同时,西南地区、湖南西部等地多阴雨天气。西南地区大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等地多阴雨天气。
11月1日至4日,西南地区大部、江南及广西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四川南部、云南、贵州南部和东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青藏高原东部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局地有暴雪。
11月6日至10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和北部、江汉、江淮、黄淮、华北及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北部和西部、吉林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
此外,在介绍11月气候趋势预测时,高荣表示,降水方面,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东部、华南南部、西南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南部、西藏东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部等地偏多两到五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河南大部、湖北中东部、新疆西南部、西藏西北部等地偏少两到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