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银行增资补血获批。
10月29日,新疆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乌鲁木齐银行增加注册资本6.2亿元,由40亿元变更为46.2亿元;同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衡水银行增加注册资本6亿元,由88.18亿元变更为94.18亿元。
10月27日,齐鲁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10月27日收到《山东金融监管局关于齐鲁银行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同意该行注册资本由约47.08亿元变更为约61.54亿元;另外,浙江民泰商业银行近日宣布该行注册资本由约51亿元增至约53亿元。
此外,证监会近期批复同意湖南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10亿股普通股,标志着该行增资扩股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
今年6月,湖南银行2024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增资扩股方案的议案》。7月29日,湖南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湖南银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获批。根据监管批复意见,湖南银行获准募集股份不超过10亿股。此次证监会的批复,意味着此项资本补充计划已获得证券监管部门的认可。
湖南银行方面表示,开展增资扩股是湖南银行应对复杂经济环境、顺应监管要求、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战略举措,将有效提升全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更好地满足高质量发展内在需要和日益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为未来业务拓展和战略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谈及近期银行集中增资的主要原因,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表示,从银行自身看,前期信贷投放导致资本消耗增加,为了增加风险抵补能力、为后续战略实施蓄能是资本需求增加的动因。从监管环境看,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更趋严格。从投资者角度看,股东单位特别是大股东追加投资,提升银行发展后劲儿,也是增资的重要原因。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银行资本充足率整体上升。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0%、12.18%、15.28%,截至二季度末,上述三个指标分别为10.93%、12.46%、15.58%,整体上升。
分类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79%、13.71%、12.44%、11.98%、12.96%;截至二季度末,上述各类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8.18%、13.91%、12.64%、12.04%、13.21%,相比上季度末均有所提升。
杨海平表示,今年银行资本充足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其一,国家从宏观调控大局出发,发行特别国债为大型银行补充资本;其二,部分中小银行处于改革化险阶段,加快补充资本;其三,在严监管背景下,商业银行充分运用多种市场化资本补充工具,提升资本实力。
一位北方地区城商行人士表示,中小银行目前应进一步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可以适当鼓励民间资本入股城商行和农商行;鼓励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如引入国内外知名商业银行、国内外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投资公司等;鼓励大型银行、电商平台、互联网龙头等认购中小银行永续债,分享收益,优质股东的引入亦能推动中小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风控能力的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