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风光电的大比例接入,电网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跟网型储能的被动响应模式,依赖电网运行,适合稳定区域的调频调峰。构网型储能是一种具备主动电网支撑能力的储能系统,能够自主设定电压参数,输出稳定的电压与频率,增强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协同运行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兼容性。
蒙西电网是我国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最大、比例最高的电网之一,其在储能技术提升、智能电网建设以及调峰能力强化等方面的需求极为迫切。
据介绍,鄂尔多斯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通过虚拟同步技术和构网PCS(储能变流器),将核心算法嵌入到变流器的控制系统中,提升电站的主动支撑能力、系统重构能力、协同调控能力,主动参与电网调节,并兼具惯量支撑、一次调频、一次调压、快速黑启动等多种功能,保证供电可靠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电需求,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该电站是联合体在建电站中的首个构网型储能项目,由科力远、星辰新能、中创新航、端瑞科技、果下科技等5家联合体成员单位携手打造,1190M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产品由河北科力远提供。
针对当地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的功率、时长、响应时间等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联合体以混合储能技术弥补了单一储能技术的缺陷。项目通过磷酸铁锂和全钒液流电池的高效耦合,解决单一储能技术路线短板,满足多元需求。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储能297.5MW/119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2.5MW/10MWh。
磷酸铁锂电池能够迅速响应电网的指令,有效支撑一次调频、AGC调节等高价值辅助服务,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全钒液流电池采用独特的容量功率解耦设计,可保障4小时及以上的长时放电能力和超过20000次的循环寿命。
基于电站的构网能力与混合储能优势,电站建成后,将形成“固定补偿+市场交易+辅助服务”的多元收益模型,提升盈利能力。
科力远表示,该项目顺利推进,是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场景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力体现。未来,科力远将携手成员单位,以项目为牵引,持续提升市场开发能力、产品交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拓展独立储能电站、零碳园区、台区配储等多元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