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旗下的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开始冲刺IPO。
日前,据港交所官网消息,享道出行(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享道出行)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

据招股书,享道出行近年来收入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正逐步改善。未来,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落地是享道出行重点押注领域。招股书显示,享道出行本次上市募集资金的重要部分拟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及Robotaxi服务的商业化推广。
Robotaxi赛道目前竞争激烈,出行平台(曹操出行、如祺出行等)、专注Robotaxi业务的公司(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以及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元戎启行、Momenta等)都在入局。享道出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如何体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向享道出行方面进行求证,对方表示“目前公司正处于静默期,不便发声”。
三年半亏损约19亿元
从招股书来看,享道出行在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47.29亿元、57.18亿元及63.95亿元,呈现逐步增长态势。但是该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2024年,享道出行的净亏损分别约7.8亿元、6亿元、4.1亿元。今年上半年,享道出行实现营业收入30.13亿元,净亏损为1.1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有所收窄。在过去三年半时间里,享道出行的净亏损合计约1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6.6%和7%。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的毛利率达到11.3%。招股书显示,这主要得益于网约车服务毛利率的提升和车辆租赁服务效率的改善。

从业务来看,网约车服务是享道出行的核心业务之一,2024年贡献营收约49.91亿元,占总收入的78%;其车辆租赁服务则主要面向B端企业客户,2024年收入约10.84亿元。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3.21亿元、2.9亿元、2.39亿元及1.2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6.8%、5.1%、3.7%及4.0%。其中,来自最大客户上汽集团的收入分别为1.71亿元、0.94亿元、0.7亿元及0.31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3.6%、1.7%、1.1%及1.1%。
上汽集团不仅是享道出行的大客户,也是其主要股东及控股股东之一。招股书显示,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上汽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享道出行约75.37%的股份。其中,上汽集团直接持有6.43%股份,通过常州赛可持有68.94%的股份。同时,享道出行还引入了Momenta、高德、宁德时代、阿里巴巴等投资者,覆盖整车制造、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地图、动力电池等关键产业链。
计划于年底实现首批
“车端无人”Robotaxi运营
此次IPO,享道出行募集资金的重要部分拟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及Robotaxi服务的商业化推广。其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认为Robotaxi未来将有巨大商业潜力,并将自动驾驶研发及Robotaxi运营服务视为未来的战略支点。
目前,享道出行已经具备合规开展高阶自动驾驶运营的核心资质。据招股书介绍,享道出行于2021年12月率先在上海开启Robotaxi试运行;于2024年6月成为全国仅有的9家进入智能网联汽车(L3/L4级)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联合体之一;今年7月,享道出行获得上海首批无驾驶人示范运营牌照。从数据来看,享道出行Robotaxi业务自2021年启动运营以来,已完成33万余次订单,开放点位数超48000个,累计行驶超250万公里。
享道出行预计,将于2025年底实现上海首批车内无安全员的完全无人驾驶Robotaxi运营;未来将以试点经验为基础,联合合作伙伴逐步向人员密集的核心城区拓展,计划到2027年实现Robotaxi在国内多个城市的规模化商业运营。
据太平洋证券预测,2026年,Robotaxi成本有望降至2.1元/公里,2030年预计进一步降至1元/公里。到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93万亿元,成为自动驾驶领域最具潜力的场景之一。
不过,该赛道参与者日趋多元。除了曹操出行、如祺出行、哈啰出行等出行平台之外,还有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L4级通用自动驾驶公司,以及元戎启行、Momenta等自动驾驶供应商。
作为研发密集型行业,自动驾驶企业持续融资能力至关重要。此次享道出行寻求上市,也被行业视为为下一阶段发展储备资金。
德邦证券研报指出,Robotaxi的发展高度依赖技术、政策与资金,技术是核心驱动力,涵盖软硬件两大领域,政策支持则是商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享道出行是国内首个具备车企背景的L4级Robotaxi运营平台。从招股书来看,技术驱动成为享道出行核心优势之一。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享道智慧大脑”系统,通过AI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动态调度与风险管控。
此次享道出行冲击IPO之后,或将与曹操出行等车企系平台形成竞速态势。而依托上汽集团等股东的资源赋能,享道出行能否在资本加持下突破盈利瓶颈,实现Robotaxi业务的进一步落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