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在安徽宿州举办的“聚力同行智驭苍穹”低空经济产业合作交流会获悉,安徽云枢智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枢智航”)与中国兵器爱生集团正式签署吨级全倾转旋翼eVTOL——V500E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合作的核心产品V500E机型采用了全倾转八旋翼设计,巡航速度可达250公里/小时,最大飞行速度达300公里/小时,有效载重500公斤。该机型采用换电设计,具备长航时能力,在提升任务响应效率的同时,有望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公开信息显示,云枢智航成立于今年3月,系A股上市公司佳力奇(301586)实控人路强旗下企业。今年9月,云枢智航完成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安徽云瑞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安徽省宿州市高新区投资平台为主要出资人)、中信建投资本、合肥产投国正和产业方安徽长宁人防设备共同出资。
近期,云枢智航董事长路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通过端到端的创新产品与系统化服务,为社会提供安全高效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
“飞得起、用得好、管得住”
公开资料显示,云枢智航与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存在紧密关联。根据股权穿透数据,路强通过直接持股及控制的多家企业合计持有云枢智航约43.53%的权益,为唯一实际控制人。2025年9月,佳力奇将其持有的西安君晖航空科技有限公司35%股权转让给云枢智航,交易完成后,云枢智航持股比例升至60.0655%,成为控股股东。
今年前三季度,佳力奇实现营业总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29.47%;归母净利润4246.94万元,同比下降45.97%;扣非净利润4070.07万元,同比下降33.07%。
云枢智航总经理傅斐在签约现场介绍,“生态”是低空经济安全高效运行的根基,“产品”是激活低空经济价值的核心载体。公司通过建设智慧起降中心、低空管控平台等核心设施,打造贯通空地一体的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并以自主研发的低空飞行器为核心,形成从研发设计到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能力。
“此次合作不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更是央企与地方企业合作模式的创新。”中国兵器爱生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狂飙在签约现场表示,此举也将推动爱生集团产业化进程。
据悉,云枢智航计划推进的总装试制车间建成后,将承担eVTOL飞行器的总装验证、系统调试及小批量试制任务,为后续产品定型、工艺完善及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公司已在宿州、西安、合肥完成三地布局:宿州作为总装测试基地,西安专注技术研发,合肥负责系统开发与生态运维。未来三地将共同构建贯通“技术—产品—场景—服务”的一体化创新生态,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先特用、后民用”
路强表示,佳力奇的主要业务布局为复合材料开发、设计,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具备规模化的复材制造能力,可为云枢智航的低空飞行器提供高性价比的复合材料结构件。西安君晖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级和军用无人机系统及平台研发、提供无人机行业解决方案及相关售后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君晖航空无人机整机设计能力、无人机系统及平台研发能力将为云枢智航低空飞行器的研发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云枢智航同时布局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及大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路强表示,飞行器“先特用、后民用”的发展路径,早已被历史实践所印证。当前特殊领域对吨级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需求更为迫切,低空经济整体呈现“特殊市场先行探索、民用市场后续爆发”的清晰趋势。
他表示,云枢智航坚定地走向“先物后人”,无人市场更需要生态支撑。一方面,当前载人低空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仍需经历市场培育、场景验证的过程;另一方面,“先聚焦载物场景”的策略,与国家推动低空经济务实发展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能更快速打通产业链、验证商业模式,为后续拓展奠定基础。
“低空经济发展普遍面临‘飞不起来、飞不安全、飞不划算、飞不顺畅、统不起来’五大挑战,以及体系化需求与碎片化供给之间的鸿沟。这一鸿沟直接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而破解之道,在于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全局、以生态建设打通断点,推动低空经济形成可持续生态发展。”路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