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贝壳财经承办的“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月度主题走访活动10月29日在北京举办,本期活动以“科技领航京彩智造”为主题,聚焦北京智能制造企业开展集体采访,12家市属新闻网站、财经类网站等媒体记者,财经领域网络大V参与活动。通过深度走访企业,展现北京制造业助力制造强国建设的强大能力。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联达”)作为中国建设工程信息化领域首家A股上市公司,专注建筑行业数字化近30年,围绕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面向行业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咨询方、施工方等产业链各参与方,提供以建设工程领域专业化应用为核心基础支撑,以产业大数据、产业链金融等为增值服务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All in AI”战略下,广联达加强建筑领域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研发投入,目标是推动建筑行业智能化创新,为全球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横一纵一AI”构建核心技术竞争力
建筑业这个曾经以“砖瓦钢筋”定义的传统行业,正被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重新塑造。
广联达助理总裁、行业AI部总经理李江介绍,广联达早在2015年便设立专项AI研发团队。如今,广联达已具备建筑行业数字化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打造“一横一纵一AI”充分释放数字化技术潜能,构建核心技术优势。
“一横”即产业数字化核心技术平台“AECOS产业业务平台”, 这是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产业业务PaaS平台;“一纵”即不断升级工业图形平台和设计平台的关键技术, 它能够全面支持基于三维图形平台的应用开发;“一AI”即建筑产业AI,包括建筑产业AI大模型AecGPT和产业AI平台,在设计、成本、招采、施工等阶段AI+应用场景陆续落地。
在广联达数字建筑体验馆内,展示了在数字建筑产品研发基地展示的数字设计、智能建造等方面,以及在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芬兰赫尔辛基图书馆、福州滨海新区等典型案例建设中取得的创新实践成效。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它的航站楼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客运航站楼,这也就意味着在作业现场,无论是人员管控还是物料运输方面都面临挑战。基于BIM+智慧工地,对现场可以更好地把控,同时还可以对现场的环境指标实现远程监控。”广联达数字营销部总经理吴林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完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曾经有要求在百天之内完成近万根打桩施工,当时调集了海量打桩机来同时作业,面对众多打桩机械和受限的作业环境,需要提前对打桩机的作业顺序、作业路线等做科学谋划。通过模型的模拟和推演,最终提前完成了任务。”
助力中国智造“走出去”
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让广联达成为业内少有能提供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能力的公司。
在设计领域由国外软件一统天下的格局下,广联达研发推出了符合中国建设设计师习惯的国产自主软件——数维设计系列产品。其最大的特色是能够实现全过程一体化设计、全专业协同设计、全要素精品设计,实现真正的一模到底、沉淀数字资产。
与此同时,依靠深耕建筑20多年的积淀,广联达正在推动数据驱动、实现全过程一体化成本管控,利用AI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结合海量行业数据,构建起智能化的造价成本管理体系,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跃迁式升级。其面向咨询企业,提供数字新咨询解决方案;面向施工成本方,提供测算核算一体化解决方案;面向造价成本方,提供工具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
通过AI赋能建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突破,正让广联达作为“中国智造”的代表走出去。
2008年起,广联达在美国、卢森堡、英国、芬兰、瑞典、波兰、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办事处与研发中心,以芬兰、英国、瑞典子公司为核心,辐射欧洲市场,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子公司的区域优势带动东南亚市场。
截至2024年底,广联达已在全球建立8大技术研发中心、80余家分子公司,销售与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余个城市,为39万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应用产品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