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近日得到有关部门通知,获悉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北大医药表示,公司尚未知悉相关调查的进展及结论,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后续情况。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公司董事会运作正常,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正常。
去年12月北大医药易主,随后失去了第一大客户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子公司面临可能关停并转的困难,如今董事长又遭刑拘,未来北大医药该何去何从?
上任不足一年
10月25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表示,徐晰人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职,授权公司董事陈岳忠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授权公司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为行使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这距徐晰人成为北大医药的实际控制人尚不足一年,距其当选北大医药董事长也仅半年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徐晰人于1979年4月出生,历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现任新优势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4年12月,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新优势国际”)以1元的价格取得了方正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方正商业管理”)所持有的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合成集团”)100%股权,同时,以3300万元受让23.92亿元债权。合成集团为北大医药控股股东,新优势国际从而间接取得北大医药的控股权。鑫通焱和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简称“鑫通焱和”)为新优势国际执行事务合伙人,徐晰人持有鑫通焱和的100%股权,徐晰人成为北大医药的实际控制人。
在股权结构变更后不久,也就是2025年上半年,北大医药的管理层经历了一轮洗牌。1月至3月,公司监事徐伟钰、董事任甄华、董事张勇、董事长齐子鑫相继辞职;2025年4月徐晰人出任北大医药董事长;6月,董事兼总裁袁平东辞职,同年7月,徐晰人被聘任为公司总裁。
在股权变更的同时,北大医药也开启了“去北大化”进程。
北大医药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2003年,北京大学通过旗下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其股权,成为实际控制方,公司于2013年正式更名“北大医药”。2022年12月,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成为北大医药实控方,如今徐晰人成为其实际控制人,经历两轮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北京大学现已不再为北大医药实际控制人,公司与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
2024年12月,徐晰人入主北大医药之时,就曾在《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新优势国际及合成集团应促使合成集团下属企业在合理时间完成公司名称变更手续,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不得含有字号“北大”“北大医药”“北医”或类似字号。
2025年8月,北大医药审议通过的《关于启动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名称变更工作的议案》提及,为明确上市公司目前的控股关系,同时根据公司经营及业务发展需要,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工作,以逐步实现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去北大化”。
失去第一大客户第三季度营利双降
不仅要更名,北大医药的业务也在“去北大化”。
今年4月,北大医药发布公告表示,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简称“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签订的长期服务合同即将于2025年5月到期,双方决定在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后即终止业务合作。
据北大医药年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是公司第一大客户。2022年,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签订为期三年的长期服务合同,该合作给北大医药每年带来了超三成的销售额。2022年-2024年,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累计发生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8.14亿元、9.86亿元、11.23亿元,分别占北大医药营业收入的39.19%、44.94%、54.51%。
北大医药8月的一份公告显示,北医医药近年来的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于与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在2025年5月与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后,自2025年6月以来主营业务已基本中止,由于北医医药始终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因此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企业转型的风险。
上述事项预计将导致北大医药自2025年6月起至2025年年末可能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8.99%)的风险;自2026年起可能面临营业收入减少约10.27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9.85%),净利润减少约6869万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9.78%)的风险。北大医药表示,公司生产经营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北医医药也正面临可能关停并转的困难局面。
合作终止对北大医药业绩的影响已经显现。2025年三季报显示,1-9月,北大医药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下降19.8%;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上升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下降48.0%;归母净利润3569万元,同比下降18.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94万元,同比下降35.1%。
针对徐晰人被刑事拘留的具体原因、是否涉及公司事务、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合作终止后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收入大幅下滑、子公司北医医药是否已有明确的处置方案等问题,10月31日,新京报记者向北大医药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