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20:47:01 股吧网页版
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高端化与非现饮渠道共筑业绩韧性
来源:证券日报

K图 600132_0

  10月30日晚间,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啤酒”)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销量266.81万千升,营业收入130.5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1亿元。

  当下,啤酒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新玩家不断涌入。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重庆啤酒多措并举,通过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加速新品布局,拓展非现饮渠道等,从而展现良好的经营韧性。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公司高档产品的占比在持续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国际品牌的增速较快,另一方面源于拉罐、一些创新品类的推出,非现饮渠道表现较好。”当日晚间,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在接受《证券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另外,得益于公司推行的成本节约举措,以及原材料成本回落带动毛利率提升,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公司整体盈利向好。”李志刚补充说。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第三季度,外部条件的挑战依旧存在,导致行业整体承压。”李志刚说。

  尽管啤酒行业仍面临压力,不过,李志刚坦言,非现饮渠道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得益于非现饮渠道的拓展,公司的瓶装拉罐产品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不只是持续拓展非现饮渠道,以推新口味、拓新品类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同样是重庆啤酒稳固自身基本盘的关键举措。

  2025年,面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重庆啤酒依托其强大的“本地品牌+国际品牌”优势,今年陆续发力“大容量”新品,推出“乌苏精酿大红袍啤酒”1L装、“山城龙井绿茶精酿”1L装、“大理精酿”1L装等,同时上线“风花雪月青提味低醇啤酒”。

  “我们会继续在非现饮渠道布局1L装的相关产品,后续也会推出更多的1L装新品。”李志刚表示。

  非啤酒品类方面,今年,重庆啤酒也陆续推出“天山鲜果庄园”苹果味与白桃味汽水等产品,以创新口味探索啤酒以外的更多可能。这些新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产品线,也为公司的品牌焕新和市场拓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端化是啤酒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重庆啤酒的高档产品(消费价格8元及以上)实现收入77.15亿元,同比增长1.18%,占营收的59.08%。不过,相比高档产品,前三季度公司的主流(消费价格大于等于4元小于8元)、经济产品(消费价格4元以下)略有下滑。

  “主流、经济产品略有下滑主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对此,李志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品牌的持续渗透,以及1L装、精酿啤酒等创新产品的成功布局,共同驱动了产品组合的优化与高档酒比重的稳步增长,公司会持续推进高端化。

  啤酒行业竞争加剧

  当下,啤酒行业呈现出结构性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态势。行业竞争激烈是不少啤酒厂商的共同心声。

  新玩家正在不断涌入啤酒行业。前不久,蜜雪冰城斥资2.968亿元收购现打鲜啤品牌“鲜啤福鹿家”53%股权,正式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啤酒领域。此外,不少白酒巨头也竞相跨界推出精酿啤酒,试图开拓新的增长曲线。

  重庆啤酒在三季报中披露,在公司市场区域,全国性啤酒企业加大投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新兴小众啤酒品牌也可能加速渗透和扩张,啤酒消费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市场迎来更多新入局者,竞争不可避免。”对此,李志刚坦言:“但从另一角度看,市场上更多玩家的加入,以及更多创新品类的推出,将进一步激发啤酒市场的活力。”

  并且,李志刚认为,新玩家的涌入并不会改变啤酒行业的集中化趋势。“新入局者更多倾向于啤酒饮料类,这些品类的市场体量可能会加大。”

  无疑,啤酒行业的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在这场变革中,包括重庆啤酒在内的五大啤酒龙头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随着消费者对“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需求的日常化,即时零售也正成为啤酒企业竞争的新高地。

  整体而言,尽管啤酒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但李志刚表示,未来,公司的发展逻辑坚定而清晰:公司会一如既往地推进大城市计划,加大对非现饮渠道的投入力度,同时,公司也会加速O2O拓展和服务,抓住即时零售的增长机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