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许维娜)“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31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对完成全年增长目标有何预期?前期的宏观政策是否发挥了预期中的作用,四季度还有哪些政策发力点?
李超介绍,总体看,有5方面特点。
一是运行稳。去年“9·26”一揽子政策和今年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接续发力,我们都看到,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列。从需求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从供给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下了2022年以来的同期新高。
二是动能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对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从前三季度数据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9.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9%、16.7%,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0.8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制造业、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12.2%。
三是质效升。治理无序竞争成效逐步显现,大家应该关注到,重点产品价格、企业效益等指标都有所改善。多晶硅、硅片、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明显回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9月份单月同比增长21.6%。
四是韧性足。面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前三季度我国货物出口仍保持7.1%的增速;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1.9%、9.6%,不少国货“潮品”成为全球“爆款”;出口布局更加多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4%,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速连续8个月提升。
五是潜能大。消费需求和重点产业结构升级呈现新的亮点。在消费方面,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服务零售额增长5.2%;随着各类免签政策深入实施,前三季度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长17.8%。在产业结构方面,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强劲,相关产品产量高速增长,比如,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3.2%、29.8%,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7%、46.9%。
李超表示,前三季度的成绩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纷纷调高对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期,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10月最新预测都将我国2025年经济增速较4月预测大幅调高0.8个百分点。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常态化政策预研储备并视情及时出台实施。随着各项政策效应持续落地见效,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起草“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下一步“十五五”规划编制将开展哪些工作?
李超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抓紧开展“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相关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起草“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严格对标对表《建议》精神,科学测算主要指标,论证提出一批可操作、能落地的重大任务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将《建议》提出的方向性要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举措,按程序提请党中央、国务院审议后,提交明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
二是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五年规划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不仅是国家的规划,也是我们大家的规划。今天上午9点,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已经在醒目位置开设专栏或设置链接窗口,广泛征集对关系国计民生的20多个重点领域的发展建议,截止日期是2025年11月14日20点,为期两周,欢迎大家登录留言。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邀请有关群团组织、商会协会等,专门征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科研人员、青年、农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面对面听取专家、企业家、高端智库意见建议,组织专家对《纲要草案》进行咨询论证;认真研究体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等,切实将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吸收到规划中来。
三是健全统一规划体系。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一批国家级专项规划,落实落细《纲要》对相关领域的部署要求。一以贯之抓好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研究编制“十五五”区域战略实施方案。同时,做好省级规划与国家规划的衔接。通过加强规划衔接落实,形成规划和政策合力,将党中央《建议》有关部署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