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月31日讯(记者吴旭光)10月31日晚间,清越科技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根据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清越科技表示,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清越科技称,目前公司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立案一事对相关公司有何影响?
10月31日,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表示,公司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将带来多方面影响。对上市公司而言,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可能被实施强制退市,还会导致股价短期大幅波动、影响公司估值与融资能力;部分客户可能会因合规问题重新评估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对信息披露要求严格的领域,公司的合作意向必然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投资者往往会遭受重大损失,持有相关股票的投资者应密切跟踪监管调查结果和公司公告,果断处置以控制风险,非持有者切勿盲目跟风抄底或加码该股票。”张翠霞进一步表示。
北京一位金融证券法律业务部主任律师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被监管机构立案调查的公司,在收到正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将面临明确的投资者索赔风险。依据是我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相关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立案并非清越科技首次受到监管关注。此前,8月1日晚间,清越科技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于近日收到江苏证监局下达的警示函,涉及多项违规行为。
首先,募集资金使用违规。2023年,公司多次将募集资金转至一般结算账户购买银行理财。
其次,CTP+OLED产品贸易类业务财务核算不规范。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新增CTP+OLED产品贸易类业务,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公司按照总额法确认营业收入并在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直至2024年7月6日,公司才对此进行前期差错更正,将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调减1366.76万元。
第三,关联交易未披露。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枣庄市宏远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枣庄宏远)系公司实控人高裕弟近亲属控制的关联企业。2023年5月至6月,公司与枣庄宏远签订了《工程合同》及相关补充协议,并支付工程款363万元。该关联交易未在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
清越科技主要从事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以PMOLED技术起步,逐步形成了以PMOLED、电子纸模组与硅基OLED微显示器三大业务为主的产品架构与业务格局,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医疗健康、车载工控、消费电子、穿戴显示、商超零售等领域。
10月30日,清越科技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6亿元,同比下降13.64%;净利润亏损4335.34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887.5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22.5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456.24万元。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47亿元,同比下降41.4%;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999万元变为亏损1259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085万元变为亏损1493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对于营收下滑,清越科技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电子纸模组销售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所致。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截至10月31日收盘,清越科技收涨0.9%,股价报于8.94元/股,公司总市值40.2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