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31日讯(记者黄路)今年前三季财报披露完毕,伴随着开店放缓,连锁药店相关公司普遍增收不易,业绩出现分化。如何优化现有业务结构、降本控费、开启差异化经营成为企业突围的方向。
有行业人士认为,在监管趋严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小型连锁和单体药店的经营压力增大,头部药店凭借专业药事服务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将推动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如何创新转型是提振产品毛利率的关键。
统计显示,包括大参林 (603233.SH)、益丰药房(603939.SH)、老百姓 (603883.SH)、一心堂(002727.SZ)、健之佳 (605266.SH)、漱玉平民(301017.SZ)在内的六大上市药店连锁在前三季度的表现呈现一定差异,营收增长普遍放缓但利润端出现分化。
漱玉平民 2025年前三季营收同比增 5.2%,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前三季营收变化很小,一心堂、健之佳前三季营收同比下降 4.33%、2.77%。
从利润端看,漱玉平民、大参林、益丰药房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分别增约 927%、26%、10.3%,健之佳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老百姓和一心堂前三季净利润同比有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漱玉平民在财报中表示,报告期确认青岛春天之星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标的业绩承诺补偿款 1.27 亿元,对利润产生正向影响。
大参林方面透露,从品类来看,2025 年第三季度增长最快的是中西成药类,增速达 5.01%,主要原因是中西成药属于必选消费以及药店的引流品,需求较为稳定,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前三季度营收排名中,大参林以 200.68 亿元居首,益丰药房以 172.86 亿元、老百姓以 160.7 亿元紧随其后,益丰药房和大参林分别以 12.25亿元、10.81亿元净利润占据行业前两位,头部效应进一步强化。
业绩分化的背后,是企业共同面临的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政策调整与市场环境变化正在重塑行业生态。头部企业纷纷调整战略重心,通过精细化运营挖潜与创新业务布局寻求突破。
益丰药房今年将非药业务提升至战略核心地位,明确聚焦功能性食品、医美护肤、个人护理、家居清洁四大方向。此前,益丰药房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药店行业现在都在做扩品类和扩服务的事情,消费者对医药服务的需求已从单一的药品购买延伸至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多元化场景;未来扩品类主要方向:一是功能性食品和功能性用品,二是日常流量大的非功能性化妆品、食品和日用品等。
健之佳则以商品结构优化突围,通过强化非医保品类运营,今年三季度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2.23 个百分点至 36.01%,对冲了医保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一心堂以门店形态创新打破传统药店边界,今年重点推进存量门店转型,将 70% 门店改造为药妆店,引入母婴、潮玩等年轻化品类。
大参林在财报中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实施的营促销策略优化、品项优化、供应链整合、谈降采购成本等策略成效明显,使公司零售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 0.44 个百分点,且呈现逐级加速的趋势。
多位业内人士均对财联社记者提到了欧美、日本等海外药店的经营模式,日本药妆店里 SKU 可达数万个,国内药店需要逐步降低对医保产品销售的依赖,转而通过非医保产品实现盈利增长。 中康数据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2025 年第一季度、2025 年第二季度全国药店分别净减少 3395 家、3166 家、4002 家,全国药店数量回落至 69.5 万家,中小连锁药店在竞争中承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总裁谢子龙表示,行业震荡调整和出清仍是主旋律,公司围绕 “行商” 与 “关系型” 门店 “双线” 转型、商采革新提效、数智 AI 赋能以及专业温暖服务等工作深耕细作。
在湖南药品流通行业协会原秘书长黄修祥看来,这轮行业洗牌中,凭借供应链优势,龙头连锁药店抗压能力较强,但如何提升综合毛利率,改变经营困境,要看企业自身如何创新转型。靠卖药获取高毛利的年代已然过去,未来破局的关键在于如何满足人们 “预防和治未病” 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