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科技赛道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热门投资方向,不同的基金经理作出了差异化的选择:有人重仓算力产业链收获超额收益,有人转向半导体细分领域挖掘机会,还有人布局港股科技寻找新增长点。整体来看,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呈现“和而不同”。
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科技行情中,算力产业链无疑是最大看点之一,也是令部分基金产品业绩爆发的源动力。以永赢科技智选A为例,其凭借对算力方向的精准布局,以前三季度实现194.49%的净值增长暂居全市场公募基金业绩首位,规模也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飙升至三季度末的115.21亿元,增长近9倍。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三季度,产品维持高仓位运作。基于第二季度作出的‘全球模型/应用—算力投入闭环形成,中国光通信、PCB(印刷电路板)厂商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的判断,该产品持续聚焦全球云计算产业链投资。”截至三季度末,永赢科技智选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CPO(光通信)、PCB等重点领域企业,行业集中度高。
此外,PCB龙头东山精密也获得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青睐。傅鹏博和朱璘共同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基金、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基金在第三季度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不过,并非所有基金经理都扎堆算力主线,部分管理者选择另辟蹊径,在科技赛道的其他细分领域寻找机会。
万家臻选基金经理莫海波的操作尤为典型,其三季度果断减仓新易盛等光模块龙头,转而在半导体板块增持恒玄科技,通过调整持仓结构捕捉新的成长机会。银河创新成长基金经理郑巍山则聚焦半导体产业链的内部优化,持续押注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复苏趋势。其在产品三季报中表示,第三季度主要投资方向为“硬科技”领域,主要是半导体产业链,报告期内对半导体产业链细分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
港股市场也成为科技投资的重要延伸。第三季度,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赵诣增持了科技AI及新能源锂电产业相关个股,天赐材料、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成为新晋前十大重仓股,美团-W、新泉股份等则退出该行列。
面对科技赛道的火热行情,多数基金经理保持乐观态度。郑巍山表示,后续仍然会延续“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注重产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研究,继续看好AI带来的新需求以及半导体产业周期的复苏,对国产化前景继续保持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