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以基金成立日统计,今年前10个月已有1224只新基金成立(仅统计主代码),较去年全年的1135只增长7.84%,年内新发公募基金数量已超去年全年。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3548.03亿份,占总发行份额的37.07%。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回暖带动权益投资热情升温,投资者渴望通过股票型基金获取更高收益,同时基金公司也积极响应市场趋势,加大了股票型基金尤其是指数型产品的发行力度。这反映出资金流向的变化,并形成了“发行热、资金进、市场强”的循环。
从发行效率看,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募集节奏显著提升。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发行份额不低于10亿份的基金达278只,较去年同期的192只增长44.79%;平均募集周期从去年同期的19.01天缩短至14.45天,减少4.56天。
爆款产品亦不断涌现。今年前10个月,共有24只基金发行份额超50亿份,其中,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A、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A、京管泰富中债京津冀综合A等7只基金均触及60亿份募集规模。
市场认购热情不减。今年前10个月,344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一日售罄”的基金有91只,同时满足提前结募和一日结募两项条件的基金共有42只。
不过,市场“冷热不均”的结构性问题仍存。尽管今年以来新发基金整体数量和规模可观,但前10个月公募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仅为7.82亿份,较过去十年仍处于低位。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表示,主动权益类产品鲜有超大规模爆款,投资者更趋理性,对产品投向和策略清晰度要求更高。
对于如何持续激活市场活力,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以业绩作为持续营销的核心基础,通过线上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强化投资者陪伴,深化与渠道的精准匹配合作,推出浮动费率等创新产品,针对不同客群制定个性化推广方案。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2025年前10个月新基金市场的“量增”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与产品结构升级,但“质优”仍需破解平均规模偏低、冷热不均等难题。随着被动投资理念普及与行业服务能力提升,公募基金有望更好地衔接居民理财需求与资本市场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