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上海市杨浦区投资促进办公室的指导下,每日经济新闻与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联合举办「2025“活力杨浦”数字经济打造人民城市生活圈」主题对话活动。
上海市杨浦区投资促进办公室、杨浦区商务委员会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杨浦滨江集团、杨浦科创集团等有关单位出席活动。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杨浦区正积极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在黄浦江两岸整体开发战略背景下,杨浦滨江中北段的空间规划研究持续推进,聚焦“一岛两翼”发展格局。
本次活动汇聚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围绕城市更新、数字赋能、民生保障等核心议题深度探讨,深化“人民城市”理念下的政产学研共建机制,为杨浦打造宜居宜业新空间凝聚智慧。

活动现场图,每经记者丛森摄
规划引领产业筑基构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
上海市杨浦区投资服务发展中心主任沈昕在致辞中介绍,杨浦区已构建创新策源硬核体系,十余座顶尖高校、400余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及18万大学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充足智力支撑。
沈昕提到,2024年杨浦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规模超3200亿元,占全市近五分之一,形成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产业生态,聚集了抖音、美团等龙头企业及一批深耕AI、大数据领域的初创企业,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已然成型。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据悉,杨浦区以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城区为目标,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开通诉求直通车,实现政策申报“一次申报、全程代办”。同时,杨浦区深化“一网通办”改革,通过“随申兑”平台实现23个政策申报项目的“免申即享”,依托“企业专属空间”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等。
SOM设计事务所资深副总监孙乃飞指出,依托杨浦的科研优势和浦东的产业技术资源,黄浦江中北段将酝酿一个两岸协同发展的世界级科学技术创新区,翻开上海沿江升维的新篇章。
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所长周元祝强调,城市更新不能脱离产业空谈功能,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为城市注入持久活力。
数字赋能民生为本共建多元融合生活圈
规划与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骨架,数字赋能与民生保障则是填充血肉的灵魂。对话环节中,嘉宾们围绕“城市更新的核心驱动”“数字赋能区域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一致认为“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根本遵循。
数字技术正激活城市空间价值。

活动现场图,每经记者祝裕摄
商米科技董事、副总经理张金普表示,产业升级是城市更新核心驱动,企业通过数据化、区块链等技术将商业消费数据转化为可信数据,建立模型优化供需结构。
中指研究院上海数据总经理张文静提出,杨浦区已形成“黄金十字轴”发展格局,5公里范围内实现高校、产业、居住空间深度融合。
淘宝闪购饿了么数字社区项目负责人季彩萍分享了“向前看”与“向后看”的双重实践,既联合高校开展前瞻性科技创新,又关注老年人数字化需求,让技术充满温度。在数字友好型社区建设中,多元参与成为重要模式。与此同时,淘宝闪购已发起骑手社区共建项目,通过数字化工具让骑手上报社区隐患,形成闭环处理机制。
保利发展上海片区营销负责人余甜则认为,产业是骨架,人才是血液,文化、配套、交通是神经脉络。保利发展更关注人的需求,人才的安居乐业,有活力的人在哪里,未来的潜力就在哪里。因此保利发展始终扎根杨浦、与杨浦双向奔赴,陆续打造了多个行业关注的热点项目,为杨浦滨江提供了居住新范式,见证了区域发展的澎湃势能。
“作为深耕杨浦的房企,保利发展的择址观始终锚定区域核心价值。”余甜则分享,“杨浦有两条黄金脉络,一是东西向的创新数字科技带,一条是链接南北高校及产业的创智走廊,而保利近期的选址,都聚焦于这个‘黄金十字轴’的交点和由此构成的科创扇面”。
嘉宾们还关注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张金普提出,数据作为重要资产,需要建立社会化可信标准,完善实物资产代币化领域法律法规。余甜建议,进一步优化人才购房政策与置换信息流通渠道,通过政府搭建透明平台,打破信息垄断,降低人才置业成本,让更多优秀人才能够在杨浦安居乐业。
从高校科创成果转化到企业产品落地,从数字技术赋能到民生服务升级,杨浦区正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发力,将“高校策源创新、场景验证技术、企业定义产品”的闭环链路,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知的生活品质提升,让“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每一个社区、每一处空间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