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雁争)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发表题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署名文章,明确了深度融合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文章指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各主体协同、全要素融通、全链条贯通、全领域覆盖、全方位保障,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体推进、互融共促新格局,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文章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阴和俊提出,要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并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同时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统筹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夯实融合发展的技术与硬件根基。
文章提出,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更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作用。
在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方面,文章提出,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阴和俊提出,构建与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更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文章还提出,强化政策保障,营造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因地制宜探索深度融合新模式。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布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创新链紧密衔接、产业链优势互补的创新型城市群。加强对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宏观分类指导,优化创新资源区域配置。鼓励地方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