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吴其芸)10月3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马蜂窝联合召开“旅游目的地探索系列报告发布会”,发布该系列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风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地风物,包括节庆习俗、非遗传承、地方美食、民俗艺术和文化IP等,成为年轻人深度体验旅行的重要载体。这些风物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满足年轻人对旅行品质和文化深度的追求。
《报告》显示,“90后”以36.6%的占比成为风物旅行的主力军,“00后”则以16.2%的占比显示出巨大潜力。热衷新鲜事物的“90后”对网络风向极为敏感,哪里有出圈风物,哪里就有他们的脚步;“00后”则对了解历史文化、亲身参与民俗或非遗活动抱有浓厚兴趣。
在地域分布上,一线城市以33.2%的占比位居客源地首位,新一线城市以26.4%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正不断缩小,深度探索在地风物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属,而是逐步成为全民参与的旅游新方向。
年轻人的旅行偏好正从“打卡景点”向“深度体验”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渴望深入了解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希望通过旅行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报告》显示,“非遗”“民俗”等内容热度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非遗”相关内容发布量已达到2024年全年的145.7%。地道风味、地方民俗、非遗传承、特色美食、民间手工艺成为年轻人旅行前搜索的高频关键词,对小众风物的挖掘与探索,不仅为他们带来全新体验,也为地方旅游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如今的旅行者,已经过了看山看水看风景的阶段,转而开始关注各地的文化之美和生活之美。文化为旅游市场注入全新的活力,旅游同样是各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建设旅游强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这份《中国风物报告》为起点,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掘在地风物,彰显各地文化标识,将成为未来旅游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马蜂窝创始人、CEO陈罡表示,“风物+旅行”并不只是当下的潮流,而是文旅融合时代下的体验升级。马蜂窝正致力于通过“内容+AI科技”的力量,成为每位旅行者的“风物向导”,帮助游客从“选地点”升级为“选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