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1 05:38:00 股吧网页版
机器人上岗服务养老产业 “十五五”规划建议绘就银发经济路线图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杨让晨 张家振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为银发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

  《建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随着具身智能不断发展,机器人开始成为养老服务中医养结合的重要载体。上海傅利叶机器人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傅利叶研发的关节康复机器人、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上下肢主被动训练器等智能康复设备已进入上海市、安徽省等省市医院、社区医院康复科,帮助老年人群体实现康复、辅助行走等。

  事实上,这只是机器人在养老领域应用的一个缩影。智元机器人副总裁王闯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退休开始到临终关怀,机器人养老可分为多个阶段,包括为老年人提供情绪价值、辅助行走到24小时看护,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AI技术赋能银发经济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3.1亿人。随着老年人群体不断扩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AI赋能的机器人、家电等产品正成为服务老年人群体的新兴力量。

  目前,机器人已经参与到老年人康复领域。以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中医院与傅利叶旗下瑞和康团队合作成果为例,通过系统改建与专业赋能,扩充智能康复设备,郎溪县中医院将原有的传统治疗及骨科术后康复拓展到了老年康复、骨科及运动康复等项目。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市。早在2022年,上海市就发文宣布将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85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傅利叶的“全周期覆盖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在全市数十家社区康复中心应用。

  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市全市社区康复中心总数达到141家,建成的社区康复中心结合康复机器人、天轨等智能化康复设备和各类中西医康复适宜技术,将康复服务逐步延伸至站点、居家、养老机构等,形成住院、门诊、站点和居家相衔接的、具有社区特色的康复服务体系。

  除了在医养方面的应用外,家电领域也在做适老化改造。据海尔智家方面介绍,针对中国超过3.1亿老年人群体需求,公司围绕老年人用户的生活场景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科技创新,升级AI生活。

  针对老年人群体腿脚不便、洗衣机太矮、弯腰投放困难、低头容易头晕眼花等问题,海尔智家对双筒洗衣机产品进行改造,按照上下筒设计,无需弯腰即可使用上筒洗衣,而且洗衣机智能控制面板操作简单方便,老年人群体也能轻松上手,衣物洗好后可通过语音提醒晾晒,晾衣架自动下降,方便老年人晾晒。

  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到2030年,伴随老年人口规模增长机遇,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

  尽管市场一片蓝海,但机器人在银发经济市场中规模化应用仍面临一定困难。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使用还处于陪伴阶段,主要为人提供情绪价值,让生活更有趣。”在王闯看来,人形机器人在养老服务方面应用面临的难度还不小。

  “老年人行动不便,在买菜、提重物、取快递过程中,机器人需要提供辅助;在失去行动能力后,则需要机器人24小时看护,这对于人形机器人而言,难度是逐渐增加的。”王闯表示。

  实际上,除功能表现外,机器人的价格也并非普通人可以承受。记者在电商平台查询发现,目前,人形机器人最低单价接近1万元,行走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最低单价也在1万元以上,这对于大部分有需要的老年人群体而言,并不能轻易承受。

  另外,养老产业还面临盈利难题。颐家医养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振涛此前表示,无论是机构养老产业还是居家养老产业,能够盈利的比例尚未达到5%。“需要考虑产品和需求是否匹配;基于体系化、智能化、数字化和无人化能否做到低成本、高质量;老年人群体不仅要有健康的服务,还要体现情绪价值,这些都是养老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分析认为,当前,我国银发经济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较低;银发经济相关的监管办法、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产品标准化和服务规范化明显滞后;相关产业则存在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品牌效应不强。

  “银发群体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有待提高。中国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整体偏弱,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仍然较低,使得许多老年人对消费存有较多的后顾之忧。”国家信息中心方面表示,发展银发经济的社会环境还有待优化,银发产品良莠不齐,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有待增强,社会适老化改造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养老消费如何提质增效?

  实际上,机器人、家电等科技养老服务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难点、痛点,如何加速发展银发经济,也成为瞩目的焦点。

  在此前举行的2025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国际高峰论坛上,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健明就表示,未来我国的养老服务重点是完善体系、提质增效。“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要大力拓展主题消费,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包括加快布局养老金融、广泛推进科技赋能、积极推动业态创新等。”

  记者注意到,2025年以来,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政策。其中,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养老产业发展,加速打造银发经济高地。以上海市为例,据上海市闵行区发布的《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创新发展规划》,闵行区将努力建设成为养老技术最先进、产品最丰富、企业最集聚、应用最广泛的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和应用示范高地,带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到2030年,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将引进培育100家企业,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建成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养老科技产业园,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养老科技产业“新名片”和“新地标”。

  目前,机器人在养老服务的应用困难也正在被克服。王闯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情绪价值方面已经由企业开始着手,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技能更新,这已是机器人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一个良好实践。“相信未来机器人养老辅助、陪护也会加速到来。”

  中信建投方面在相关研报中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已进入银发经济发展阶段,产业需求丰富多样,涵盖“衣、食、住、行、钱、学、乐、医、养、终”十大领域。“这些产业方向契合不同老年人群体的消费需求,对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挖掘消费潜力意义重大,有望助力银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华泰证券方面也分析认为,我国的银发消费市场正不断扩容,日常消费、医养看护、养生保健、精神情感构成四大主力板块,日常消费比重最高,精神消费占比快速提升。“未来10年,银发群体将成为拉动国内消费增长的生力军,当前或为布局银发市场的机遇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