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当前各地授权运营大多囿于点状的分散市场,公共数据难以最大限度地自由流动和创造价值。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能否跨域协同、又该如何实现,是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些互联网平台公司比较强势,我们在授权过程中单独谈判力量很薄弱,是不是可以通过城市之间合作联合谈判?对于一些价值场景,不同城市之间是否可以探索联合运营?”某三线城市数据集团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提出了当前业务发展的困惑。
今年4月,由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多个城市大数据局共同指导的城市数据运营共同体(CDOU)正式成立,首批成员涵盖24家省市级数据集团。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跨城数据协同与要素价值释放的协作组织,CDOU旨在打破地域壁垒,通过场景攻坚、生态共建、技术攻关、模式输出、资本联结与能力提升等协同机制,构建覆盖“技术—场景—生态”的全链路协作体系,推进公共数据运营、跨域数据流通与创新应用。
记者了解到,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公共数据运营大会上,多个城市和数据服务商新增成员加入CDOU。随着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容,基于特色场景的小组也陆续成立,城市数据集团之间的合作签约走上轨道……“抱团”发展的模式正逐渐清晰。
抱团取暖需求强烈
随着“数据要素×”行动推进,数据要素领域政策供给力度逐渐加大,地方数据集团相继成立,全社会的数据开发利用的氛围越来越浓。但一些城市数据集团在实际工作中的共性痛点也正在浮现。
“我们近年来探索通过参股数投公司寻求转型,降低资产负债率,与几家大企业计划合作过一些项目,这些企业拿到市级数据后把项目带回了省里开发。我想了解城市之间的数据集团能不能抱团发展?”华南一家国资机构负责人向记者感慨发展中踩到的“坑”。
“我们内部也在探讨,数据集团的定位到底是市场化的还是功能保障型的?怎么考核?一些大的平台建设投资不小,我们担心投资后不见效益,但不建,发展又缺乏声量和抓手。能不能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重复建设的问题?”一家二线城市数据集团高管向记者直言。
对于当前城市数据集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王璟璇将其总结为四点:第一,高质量数据获取难,存在数据壁垒;第二,单城的数据体量不足,导致应用碎片化;第三,可持续的模式探索不够,面临盈利压力;第四,技术能力有待提升,数商生态也需要培育。
在她看来,针对这些问题,“抱团取暖”的“共同体”方式可以探索作为解决方案——通过场景共享、互信互惠等机制促进各城市间公共数据运营跨域流通和创新应用。
记者了解到,根据计划,CDOU将通过编制《城市数据资源联合图谱》,组建交通、医疗、工业、文旅等 “垂直场景联合攻坚小组”,精选 3—5 个高协同意愿城市,联合行业数据空间共建高价值 “种子场景”。通过跨域数据融合试点,推动成熟场景在共同体内优先落地,打造交通出行 “一码通域”、医疗数据 “跨城互认” 等标杆应用。
此前,CDOU成员已经在场景共建上形成了一定机制。今年7月,“医疗健康场景小组”正式成立。该小组由在医疗数据运营方面经验丰富的宁波数字产业集团牵头,目标是系统梳理提炼现有医疗健康场景(如护理服务、医检互认、医保结算、专病数据应用等)的成功模式和共性难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探索优质医疗健康场景在共同体成员城市间的落地应用。
在第三届公共数据运营大会期间,CDOU第二个垂直场景小组——交通场景小组正式成立。该小组由厦门大数据有限公司作为发起单位。交通场景小组的创新点在于构建了“数据集团引导+数商企业主导+全国跨域协作”的良性生态模式。
据了解,厦门、青岛、烟台、漳州、泉州、大连、湖州、三明、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数据集团和企业已加入成为交通场景小组的首批成员,优先在“两客一危”动态监管、货运平台协同调度、公交信息智能服务等已验证场景中开展复制推广,预计2026年年末前形成3—5个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跨域合作大于竞争
在一位地方数据集团高管看来,目前城际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合作空间很大,大家的数据不同、优势不同,完全可以互相“抄作业”,取长补短,很多场景都可以进行联合开发,跨域协作。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大会期间,CDOU新增数据集团成员22家,新增场景组成员(数商)17家,多个主体达成签约合作,比如青岛数据集团与温州大数据公司在“信贷数据宝”场景,湖州市数字集团有限公司与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青岛数据集团与舟山数产集团、济南大数据集团,蚂蚁集团与众淼控股(青岛)股份有限公司等均在多个场景达成合作计划。
在青岛数据集团首席数据官赵传启看来,数据集团的发展核心,在于以市场化逻辑深度赋能各类社会主体。目前青岛数据集团已经构建数据运营与数据服务两大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数据运营从青岛公共数据底座迈向跨区域、多领域协同;数据服务以产权登记为基础,覆盖入表、入股、证券化等价值变现全环节。
在收入模式探索上,赵传启透露,目前青岛数据集团已联合湖州、潍坊、东营、巴州等11个城市实现数据资产登记互认,服务北京、河北、浙江等11省21地市110余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搭建数据资产证券化专项计划10亿元。
王璟璇透露,下一步,“共同体”将围绕城市数据集团面临的核心业务问题,在四个方向进行集中探索,具体包括:共享数据资源,促进数据跨城流通、合作,解决单个城市数据体量不足难题;共享应用场景,推动跨区域、跨领域场景联合开发、测试和商业化验证,实现数据应用场景创新和可持续性问题;共建合作生态,整合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聚焦数据全链条能力锻造,构建协同共生的生态闭环;共创价值化路径,深化互学互鉴,创新合作共赢与利益共享机制,推动高价值数据汇聚与价值化高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