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10月31日,民生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披露关键经营成果。
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面对市场利率波动、竞争加剧等环境挑战,该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深化客户经营,实现两项关键指标改善:三季度净息差环比提升至1.47%,较前期有所修复;前三季度集团营业收入达1085亿元,同比增长6.74%,净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0.74%,不良贷款率1.48%,整体经营保持平稳。
三季度净息差环比升至1.47%,多因素助力息差改善
针对“第三季度净息差环比显著上升原因及未来走势”问题,民生银行资产负债与财务管理部表示,三季度净息差环比提升至1.47%,一方面受到利率中枢持续下行、资金和流动性总体宽裕的影响,更主要是得益于业务结构改善、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的成效显现,且全年息差整体呈现稳步向好趋势,主要原因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存款利率持续下降。三季度存款付息率环比下降13BP,总体保持稳步下行态势。其中从结构来看,三季度低成本活期存款占比继续上升,中长期存款,尤其是三年期以上存款规模占比进一步下降,推动存款付息率稳步下降。
二是同业负债利率有效改善。三季度同业负债付息率加速下行,环比下降14BP,除了受市场利率下行因素影响,民生银行加大了同业资金沉淀模式的管理力度,同业活期存款规模增加、占比上升,有力支撑同业负债付息率明显下降。
三是投资收益率保持基本稳定。今年以来,民生银行结合市场利率变动和负债结构,加强了对投资规模和利率的动态管理;同时,积极把握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机会,择机增配高收益债券,投资收益率也保持基本稳定。
展望第四季度及明年息差走势,民生银行认为,市场资金宽松环境有望延续,利率中枢下行将持续支撑负债端成本下降;同时在“反内卷”政策导向下,银行正着力提升市场定价能力,资产端收益有望逐步趋稳。不过,信贷需求的恢复情况、存款与理财、基金等表外资产的联动,都会使存贷款规模的稳定性面临不确定性,加大资产负债量价平衡难度,使息差管理面临挑战。后续该行将以发展基础客群、基础业务、基础产品、基础服务为根本导向,持续夯实发展根基,努力推动息差保持基本稳定。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6.74% 源于基础业务可持续拓展
对于“营业收入增长驱动因素及四季度趋势”这一问题,民生银行资产负债与财务管理部指出,前三季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85 亿元,同比增长 6.74%,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基础业务的可持续拓展,具体体现为三大支撑:
首先是客户规模与质量双升。该行坚持分层分类一体化经营,战略客群 “压舱石” 作用凸显,零售客群持续扩容——截至三季度末,战略客户牵引的供应链核心客户数、链上融资对公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均超20%;零售客户数同比增长5.38%,私人银行客户数增幅更高达 18.21%,为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客户基础。
其次是量价双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前三季度,民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755.10亿元,同比增长17.67亿元,增幅2.40%。其中,日均生息资产同比增长516.39亿元,增幅0.73%;净息差1.42%,同比提升2BP。
最后是非息收入贡献稳步提升。随着客户服务能力增强,该行国际结算业务量3,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4%;托管规模为13.2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32%;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3.88亿元,同比增长0.7%。
针对第四季度营收与净利润趋势,民生银行明确将延续“服务客户、发力产品”的策略:一方面加大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等基础产品建设,提升客户覆盖率与渗透率,推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结合市场变动,动态开展债券、外汇、贵金属等金融市场交易,降低损益波动,确保营收增长态势稳定。同时,该行将继续保持不良处置力度,在夯实资产质量的基础上,推动盈利水平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