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主办的2025年(第七届)全国电网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电网工程技术发展报告2025》。

2025年(第七届)全国电网技术交流会现场。张英英/摄影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我国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电网工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能源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十五五”时期,我国电网发展仍面临诸多新形势和挑战,多位与会专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观点。
会议期间,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指出,“十五五”期间,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新能源渗透率、高电力电子化、高供需随机性等特点,对电网规划、工程建设以及生产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要加强各级电网的统一规划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电网发展和强化电网发展要素资源保障,以适应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要求,构建“主配微”协同的新型电网平台,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新生表示,当前新能源快速高质量发展,对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水平、综合运营效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面对高水平建设发展、高强度创新攻关和高质量转型升级等多种挑战,他呼吁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国家电网副总工程师、基建部主任张宁指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纵深推进,特别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地,为电网建设带来了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亟须加强相关设备、施工技术研究应用。针对沙戈荒等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场景,积极加快推进“双八百”特高压柔直等一批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创新攻关难度、紧迫性前所未有,需要共同攻克重大技术问题,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南方电网工程建设部副总经理董言乐从建设管理角度指出,当前电网建设正处在高强度、大规模建设与创新发展同步推进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技术和管理的挑战。随着新能源、大型储电站等项目的大规模建设,亟须建立适应电网发展的智能建造新范式。在输配电价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机制下,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全面应用,亟须建立适配新形势的精准成本核算与造价管控体系。此外,基建工程合规手续节点增多,叠加重点工程投产要求,亟须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新型基建生产关系。
电规总院党委书记胡明认为,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电力电量平衡难度指数级上升及廊道资源紧张等新问题凸显,迫切需要加快电网领域技术创新,聚焦电网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关键环节,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技术装备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全面升级。
本次交流会发布的《中国电网工程技术发展报告2025》全面总结了2024年以来,我国在电网工程新技术、新设备与新材料、建设标准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对“十五五”期间电网工程关键技术和设备攻关方向作出研判。该报告集中呈现了电规总院最新研究成果和重要观点,为各界全面了解我国电网工程技术发展趋势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