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1 17:03:10 股吧网页版
海南昌江:3亿吨尾矿渣石正在“变废为宝”
来源:新华社 作者:赵叶苹

  新华社海口11月1日电 沿着山路曲折向上,一转弯,映入眼帘的是一整座山头的灰色碎石堆。这是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铁矿自1957年复产以来,近70年采掘剥离产生的尾矿渣石。

  走在这座尾矿渣石山上,不时能捡到掂在手里沉甸甸的灰黑色石头。“这是相对低品位的铁矿石。石碌铁矿以铁矿石质优品位高而闻名海内外,但过去受采矿工艺、选矿技术限制,对尾矿渣石未能做到高效利用。”海南海钢集团副总经理丁正锋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尾矿渣石主要分布在石碌矿区172排土场和280排土场,存量约3亿吨,占海南省尾矿渣石总量的90%以上。

  如何将有价值的铁矿石从这些尾矿渣石中分离出来,落实好国家关于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部署要求?多年来,海南海钢集团、海南矿业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并取得突破,积极推动昌江入列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如今,这些尾矿渣石正在“变废为宝”。

  记者在172排土场看到,数辆挖掘机正在山上边挖掘、边装车,渣土车装满后便驶往建在山侧的海南绿华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尾矿渣石原料经过粗碎、中碎、细碎、筛分、跳汰、脱水等工序,被分离成块矿、粉矿、碎石、机制砂、尾泥等5种产品形态。

  “100吨尾矿渣石能选出6吨块矿,铁含量可以达到53%,粉矿的含铁量也能达到35%;碎石和机制砂都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海南绿华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琼根说,这4种产品都能直接变现,真正地实现“变废为宝”。

  在政策和技术双重驱动下,目前昌江县已培育绿峰、绿华、智欣等一批专注于尾矿渣石处理的企业,2024年共综合处理尾矿渣石800余万吨,实现产值近6亿元;2025年预计综合处理尾矿渣石达千万吨,实现产值近7亿元,带动上千人稳定就业。

  作为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昌江县在推动固废综合回收利用产业基础上,还积极寻找将尾矿渣石“吃干榨尽”的方法,并致力于打造更广领域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据测算,100吨尾矿渣石约产生10吨至20吨尾泥,这些尾泥堆放不仅占用土地、挤压生态空间,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酸性物质、重金属累积等,对区域空气、水源、土壤也将造成一定污染。

  为破解规模化尾泥利用难题,海钢集团联合海南大学开展技术研发,取得多项研究专利。一个利用尾泥生产低碳水泥混合材和环保墙材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项目采用“隧道窑+内燃烧结”工艺,建成后可年产28.5万吨环保墙材和9万吨水泥混合材,有效解决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最后一公里”问题。

  围绕尾矿渣石“变废为宝”的过程,昌江县和海钢集团将绿色循环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着力点。记者在昌江县叉河镇看到,一座占地2100亩的海钢绿色循环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产业园负责人柏超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一家建筑固废综合利用企业、一家新能源综合补给企业签约入驻,在谈入园企业有10余家。

  丁正锋说,尾矿渣石实现“变废为宝”,将传统环保成本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企业从资源依赖走向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的主动选择。“我们的发展实践具有示范效应,为自贸港探索生态优先的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现实样本。”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