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创新药企信达生物宣布,其自主开发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在三期临床试验DREAMS-3中达成主要终点。该研究为全球首个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将国产同类药物与国际重磅产品司美格鲁肽开展“头对头”比较的三期临床试验,相关结果于10月31日在“玛仕度肽DREAMS-3里程碑研究数据读出发布会暨北京上市会”上正式披露,临床研究数据计划在未来的学术大会或期刊上发表。
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2型糖尿病(T2D)合并肥胖患者中,玛仕度肽在血糖控制与体重管理的综合疗效上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并在空腹血糖、腰围、收缩压、甘油三酯等多项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上展现改善。
根据公布的数据,32周治疗期内,48%的玛仕度肽组患者同时实现了血糖达标(HbA1c<7.0%)和体重下降≥10%,显著高于司美格鲁肽组的21.0%。在血糖下降幅度和体重减轻效果上,玛仕度肽同样占优。<>
据了解,玛仕度肽兼具GLP-1受体的降糖减重作用与GCG受体的能量消耗优势。同时,相比跨国药企的全球多中心试验,玛仕度肽的关键研究几乎全部在中国患者人群中完成。这就意味着它在剂量选择、耐受性以及体重下降趋势等方面,更符合本土患者的代谢特征与临床需求。这种“本土适配性”有望成为其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信达生物综合管线首席研发官钱镭表示,此前的多项临床研究已经验证玛仕度肽在血糖、体重以及多项代谢指标上的优势,而此次DREAMS-3的“头对头”结果则进一步凸显其在中国糖尿病合并肥胖人群中的价值。
DREAMS-3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指出,糖尿病与肥胖有相同的流行趋势,在中国广大的T2D患者群体中,合并肥胖的比例持续上升,同时兼顾血糖控制与减重的治疗策略对改善这类患者的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近段时间以来,玛仕度肽的临床与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2025年6月,该药首次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成人长期体重控制;9月,其第二项适应症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前,玛仕度肽针对中重度肥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适应症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同时已启动或计划开展青少年肥胖、心力衰竭等新适应症的研发规划。
在市场层面,GLP-1赛道正呈现激烈竞争格局。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全球肥胖与代谢类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其中GLP-1药物将是核心驱动力之一。IQVIA则预测,未来数年抗肥胖药物支出将持续快速增长,到2028年前后,GLP-1可能成为仅次于肿瘤治疗的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
当前市场主要由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礼来(替尔泊肽)等跨国药企主导,而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凭借本土化研发优势,成为该赛道的国产新竞争者。与此同时,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国内药企也在GLP-1单靶点、双靶点领域积极布局,多款产品进入临床后期阶段,行业竞争日趋多元化。
有分析师指出,玛仕度肽的试验结果为国产创新药在代谢领域的研发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但产品后续市场表现仍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定价策略、医保准入进展、长期真实世界数据积累,以及与替尔泊肽等高剂量同类药物的进一步“头对头”研究结果,将成为关键变量。此外,GLP-1类药物的适用人群存在严格界定,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滥用,这也对临床推广和患者教育提出了要求。
对于信达生物而言,玛仕度肽被视为其代谢领域核心产品及2027年实现营收200亿元目标的重要支撑。而从行业视角看,该药物的进展既是国产创新药在“头对头”试验中的一次突破,也反映出全球GLP-1赛道从单靶点向双靶点、多靶点升级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更多产品进入市场,将为肥胖与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同时也将重塑赛道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