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1 21:45:10 股吧网页版
“驼乡”阿拉善:“沙漠之舟”成“致富之舟”
来源:新华社 作者:魏婧宇,贝赫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日电 题:“驼乡”阿拉善:“沙漠之舟”成“致富之舟”

  新华社记者魏婧宇、贝赫

  凌晨4点,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彦高勒苏木,一束手电光穿透苍茫的夜色,牧民黄培智来到骆驼棚圈旁,开始准备挤驼奶。

  看着棚圈内120峰挤奶母驼,黄培智感慨道:“几年前谁能想到这些只会驮东西的大家伙,能成为致富的‘金疙瘩’。”

  阿拉善盟被誉为“中国骆驼之乡”,全盟骆驼存栏量达16.8万峰,占全国存栏量的三分之一。在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阿拉善盟,骆驼曾是沙漠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

  如今,骆驼不仅驮人驮物,还因为从驼绒到驼奶浑身都是宝,延伸出多元产业链。阿拉善盟有挤奶母驼2.5万余峰、年产出驼奶1万吨以上,年产驼绒500余吨,为驼乳、驼绒深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保障。

  黄培智在2018年创办了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驼产业。“旗政府帮助牧民驯化挤奶母驼、扩大骆驼养殖规模。”他说,“合作社最初只有十几峰挤奶母驼,现在超过了百峰挤奶母驼,1峰骆驼一年挤奶收入就有1万多元。”

  新鲜驼奶在离开牧民家后,还要经过一系列“变身”才能走向市场。在阿拉善右旗神驼乳业科技有限公司,驼奶被分流到驼奶精深加工、驼奶肽、休闲驼奶产品等不同生产线,生产出鲜驼奶、驼酸奶、驼奶粉、驼奶肽等20余种驼奶产品。

  阿拉善右旗神驼乳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王新平说,公司现在每天加工鲜驼奶50吨左右,与周边170余户养殖户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直接带动3100余名农牧民通过驼奶增收致富。

  秋天的阿拉善盟,金黄的胡杨林、五彩的沙山湖泊群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许多游客在饱览自然美景的同时,还将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的驼绒制品带回家。漫步在阿拉善左旗的驼绒制品商店,天津游客刘思倩表示“挑花了眼”。“实用的有驼绒大衣、驼绒围巾,装饰性的有各种可爱的驼绒摆件,驼绒制品又温暖又有特色,我买了好多作为伴手礼带回家。”刘思倩说。

  在阿拉善左旗的一家工艺品店内,手工匠人杨咏霖操作雕刻机精心打磨着驼骨原料,经过反复雕琢,一块驼骨吊坠已初见轮廓。“驼骨雕刻使用的是阿拉善本地骆驼骨,融合了现代风格的设计,还能根据游客的需求定制。”杨咏霖说,这不仅是一门手艺,也是对阿拉善骆驼文化的传承,希望游客能带走一份独属于阿拉善的回忆。

  从奶驼养殖、饲草种植,到驼产品加工、驼文化旅游,目前阿拉善盟已培育出16家驼产业龙头企业,突破了“养驼卖奶”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全链条发展。预计到今年底,阿拉善盟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30亿元。

  “‘沙漠之舟’成了‘致富之舟’,我们要进一步平衡好骆驼养殖和荒漠草原保护的关系,推动驼产业可持续发展,使这条‘致富之舟’行稳致远。”阿拉善盟农牧局副局长康建军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