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国主流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集中发布2025年10月新车销量数据,最新排名展示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新格局。其中,零跑汽车以破7万辆的销量位列造车新势力首位;比亚迪10月销量突破44万辆,创年内新高,但近期销量呈现波动;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万辆。

新能源汽车10月销量数据
零跑汽车持续领跑
蔚来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
11月1日,在港交所上市的零跑汽车公告,公司10月交付量达70289辆,再次刷新造车新势力月销纪录。这是零跑汽车继2025年3月以来交付量持续攀升后,连续八个月领跑新势力交付榜单。
在产品布局上,零跑汽车近期动作频频。10月16日,基于零跑旗舰D平台打造的首款全尺寸旗舰SUV零跑D19完成首秀。此外,零跑Lafa5即将开启预售,A系列首款车型A10也将在2025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定位智能精品长续航SUV新能源车型。
10月20日,零跑汽车在港交所公告,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及公司股东、A股上市公司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于市场内合共购入324.35万股本公司H股,平均价格为每股股份约63.19港元,总金额超过2亿港元。
这已是零跑汽车管理层在不到三个月内的第二轮大额增持。根据公告,自2024年8月起至目前,以朱江明和傅利泉为首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累计增持金额约达8.5亿港元。
市场普遍将管理层增持解读为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表现。零跑汽车此前已经将2025年销量目标提升至58万辆—65万辆,并要在2026年挑战全年100万辆的销量目标。
在港交所上市的蔚来最新统计显示,10月,公司完成交付新车40397辆,首次突破4万大关,同比增长达92.59%。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7143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7342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蔚来高管日前透露,11月,蔚来全新ES8的交付将进一步加速,产能较10月预计将有70%的提升。同时,蔚来也将力争在12月进一步提升产能,争取更多的交付量。
蔚来董事长李斌在最近一次针对公司中高层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表示,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是必须实现的一件事。李斌认为,四季度盈利的前提是公司做好以下三件事:第一,做好重点车型营销;第二,供应链保供与降本;第三,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
在港交所上市的小鹏汽车最新统计显示,小鹏汽车10月交付新车42013辆,单月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并连续2个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作为热销车型,截至10月底,小鹏P7+车型连续11个月蝉联15万元—20万元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小鹏G6车型在1月—10月同比增长近60%,小鹏MONA M03车型连续14个月单月交付破万辆。
海外市场方面,小鹏汽车介绍,公司产品于四季度初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及柬埔寨市场。截至目前,小鹏汽车销售与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超49个国家和地区。
同样在港交所上市的理想汽车最新统计显示,10月,公司交付新车31767辆,同比下降近四成。不过,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表示:“理想i6新车上市后销售火爆,订单超过七万台,远超市场预期。目前,理想汽车正在联合供应商解决产能问题,以加快交付进度。”
理想汽车也在加快出海进程。10月,理想在乌兹别克斯坦开设了海外首家授权零售中心,11月,哈萨克斯坦的两家零售中心也将陆续开业。按照规划,理想汽车将优先拓展中亚、中东、欧洲以及亚太市场,推进全球化布局。
比亚迪销量波动
华为鸿蒙智行创单月交付新高
11月1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称,比亚迪10月份销售441706辆,创年内新高。2025年1月—10月累计销售3701852辆,新能源累计销售超1420万辆。
不过,相对于去年同期,比亚迪销量呈现明显下降,比亚迪2024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2657辆。
比亚迪前三季度全球销量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但三季度单季销量却同比下降约1.8%,主要受到9月销量下滑5.52%的拖累,这是2025年以来比亚迪首次出现单月销量同比下降。
10月30日晚,比亚迪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比亚迪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78.23亿元、68.9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60%、36.65%。
11月1日,小米集团宣布,2025年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辆。10月31日,小米汽车公布开店新进展:10月新增22家门店,全国125城已有424家门店;11月计划新增17家门店,预计覆盖吉安、临汾等8座城市;截至10月31日,小米汽车在全国已有235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140城。
11月1日,华为方面介绍,华为鸿蒙智行全系10月交付新能源汽车68216辆,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全系累计交付已突破100万辆,当月成交均价39万元,持续推动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华为方面表示,立足新起点,鸿蒙智行将依托更完善的产品布局与更坚实的服务保障,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智慧的出行体验。
鸿蒙智行目前旗下有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等五个品牌。其中,问界由赛力斯和华为合作,也是目前最成功的鸿蒙智行品牌。10月30日晚,赛力斯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赛力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