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重塑诊疗流程,当数字化重构医疗生态,医院文化如何成为医疗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全国数百家医院管理者与文化建设实践者齐聚,围绕“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院文化建设”主题,探寻文化赋能医疗发展的路径。
本次年会由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江苏省医院协会、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承办。
“优秀的文化是医院的精神旗帜,是凝聚医护力量、提升服务品质的核心密码。”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称,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必须扎根医疗服务实际,打造“有温度”的服务文化、培育“严谨求实”的科研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罗蒙称,医院文化作为健康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关键支撑,更是卫生行业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上海医院协会副会长汪昕谈到,上海各医院始终将文化建设视为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灵魂工程”,本次大会既是展示成果的窗口,更是博采众长的契机。
江苏省医院协会会长鲁翔谈到,江苏各医院将文化建设与学科发展、服务优化、医患沟通深度绑定,同时借力数字化工具,让优质文化经验可复制推广,既守住“医者仁心”的本质,又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从价值医学视角出发,提出医学人文与医疗价值的融合路径,强调文化建设应贯穿诊疗全流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表示,中山医院的文化实践是对“医者,非独治疾也,更医人心”的深刻诠释,更是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要义深度融入医院制度规范、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本次会议突破了传统学术会议的框架,融入艺术展演、健康科普、情景宣讲等形式,使“医院文化”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展演的大师剧《陈灏珠》再现了医学泰斗的仁心仁术,让不少观众感动落泪。
参会代表还走进中山医院参观文化长廊、特色科室与人文服务场景,有代表感叹:“只有将文化融入环境、服务与细节,才能让患者和医护真正感受到温度。”
本次学术年会既是一场思想碰撞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凝聚共识的“行动集结”。会议明确了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向:让文化与技术同频、与服务共生、与时代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