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钟国斌
今年以来,海外资金加速流入新兴市场,估值不断升温的港股成为企业上市的热门地。据WIND数据统计,前10个月,港交所以超过2100亿港元的募资额在全球各大交易所中排名第一。赴港上市的大军中不乏深圳企业,它们借助H股发行机会引入国际投资者,加速推进全球化进程。
据WIND数据统计,按上市日计算,前10个月,港股已有80家企业上市,较去年同期增加26家;合计募资总额2154.56亿港元,已超过2023年(463亿港元)及2024年(881.47亿港元)IPO募资额的总和,较去年同期增长202.07%。
从行业分布来看,战略新兴产业行业公司备受青睐。前10个月,医药生物行业共有17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242.29亿港元;软件服务行业共有7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120.33亿港元;电器设备行业共有5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446.27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半导体行业分别有3家、2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分别为117.89亿港元、49.48亿港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前10个月,上海市有14家企业H股上市,位居榜首;广东省有12家企业H股上市,排名第二;江苏省、浙江省均有10家企业H股上市,并列第三。从各大城市排名来看,前10个月,上海有14家企业H股上市,位居榜首;北京和深圳均有9家企业H股上市,并列第二;杭州有5家企业H股上市,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赴港上市公司中不乏知名品牌企业,包括广和通、峰岹科技、周六福、八马茶业等公司。
记者统计发现,“A+H”模式成为赴港上市主流。据不完全统计,前10个月,共有14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A+H”上市,IPO募资总额1126.62亿港元,再创历史新高。10月份以来,共有三一重工、剑桥科技、广和通等3家A股公司H股上市。同时,赛力斯、中伟股份、百利天恒等3家A股上市公司的H股上市聆讯通过,即将加入“A+H”阵营。此外,还有89家A股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材料。
据Wind数据统计,前10个月,港股IPO项目中,状态为“处理中”的上市申请企业达280家,行业广泛覆盖工程机械、医药生物、半导体、通信、汽车、食品饮料、券商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知名品牌企业的身影,例如,阳光电源、东鹏饮料、兆易创新等A股龙头公司均位列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前10个月的全球十大IPO中,中国企业宁德时代、紫金黄金国际、华电新能(为A股IPO公司)、三一重工、恒瑞医药占据“半壁江山”,募资规模分别为410.06亿港元、287.32亿港元、181亿元、134.53亿港元、113.74亿港元。IPO募资规模超百亿港元的还有三花智控、海天味业、奇瑞汽车等公司。其中,紫金黄金国际9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这是港股年内仅次于宁德时代的第二大IPO。
对于港股上市热潮,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上市业务华北及华西区主管合伙人任绍文表示,大量的海外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大幅推动香港股市的成交,进而带动估值回升。加上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简化A股上市公司的申请上市程序等举措,超大型和大型新股云集香港新股市场,港交所有望摘得全球IPO融资规模的冠军。
展望后市,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全年,港股市场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融资2500亿港元至2800亿港元。除了以“A+H”的新股为主导外,医疗及医药公司、特专科技公司和消费板块的公司上市也会成为市场的亮点。
毕马威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组主管合伙人刘大昌认为,估值和流动性的提升正在推动港股IPO市场蓬勃发展,“A+H”及第18C章上市尤为活跃,预计港股IPO热潮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