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10月27日至2025年10月31日),其中提到,要求北京君正(300223.SZ)补充说明业务模式及涉及大模型等事项。
据港交所9月15日披露,北京君正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国泰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针对此次赴港上市计划,证监会要求北京君正补充说明以下事项:
一、结合公司实际控制人偿债能力等情况,说明本次发行完成前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股份质押情况是否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是否导致公司存在《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禁止性情形。
二、说明股东武岳峰投资向上穿透后的境内主体是否存在法律法规禁止持股的主体。
三、关于业务经营:(1)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述业务模式及涉及大模型的具体情况,并说明是否完成相关大模型备案;(2)说明公司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包含“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商务咨询”的具体情况,是否实际开展金融相关业务并取得必要的资质许可;(3)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和实际业务开展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外资禁止或限制准入领域。
四、说明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后的预计募集资金数量及其具体计算方式,募集资金具体用途,以及境内、境外募投项目使用资金所占比例,涉及境外募投项目的,说明履行境外投资审批、核准或备案情况。
五、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是否涉及开发、运营网站、小程序、APP、公众号等产品,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内容,提供信息内容的类型以及信息内容安全保护措施;同时说明收集及储存的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君正成立于2005年,于2011年5月公司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无晶圆厂模式,专注于芯片的设计与研发,并与晶圆代工厂及封测代工公司合作。公司核心业务涵盖计算芯片、存储芯片及模拟与互联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安防等领域。
对于此次冲刺港交所,北京君正在招股书中表示,拟通过港股上市筹集额外资金,用于业务增长与扩张、拓宽融资渠道并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北京君正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12亿元、45.31亿元、42.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9亿元、5.16亿元、3.64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均呈明显下滑趋势,2024年较2022年净利润更是已跌逾五成。
并且,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少数客户。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50.6%、54.5%、51.9%和51.1%,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0.1%、21%、19.4%和17.3%。对此,北京君正提示风险称,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少数客户。损失一名或多名有关客户或其采购额大幅减少,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也比较高。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期间,以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占各期总采购额的65.1%、58.3%、47.8%及51.0%。这意味着,若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合作关系发生变化,或者供应商出现供应中断等问题,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10月27日,北京君正公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34.4亿元,同比上升7.3%;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下降19.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下降40.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99亿元,同比增长142.0%。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1.9亿元,同比上升8.5%;归母净利润为4119万元,同比下降61.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95万元,同比下降75.7%。
另需注意的是,近期,北京君正大股东接连减持。10月21日,北京君正发布公告,股东北京屹唐盛芯半导体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4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0007%。
10月27日,北京君正公告,上海武岳峰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根据自身经营安排,于2025年3月4日至2025年10月27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474.7480万股。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