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广交会第三期“情绪消费时代的跨界融合与本土新消费”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凯度、POP趋势等权威机构专家与卡游动漫等企业代表齐聚,共同剖析全球情绪消费新趋势。
论坛现场发布《情绪驱动下的品牌突围策略》与《宠物时尚趋势白皮书》两大研究成果,为企业提供战略指南。

品牌情绪附加值成为新竞争力
专家:消费决策逻辑正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驱动
凯度全球调研大中华区总监郭伟在研讨会上指出,基于全国千名消费者的跨城市调研,情绪价值正重塑消费决策链条,消费决策逻辑正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驱动。
根据现场发布的《情绪驱动下的品牌突围策略》,2025年中国情感消费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第三方机构预测2029年该规模有望突破4.5万亿元。超60%消费者认为情绪价值核心是“满足感”与“群体归属感”,在3-5线城市,文化圈层认同尤为关键。

凯度全球调研大中华区总监郭伟
郭伟表示,通过对1000名一至五线城市消费者的调研发现,90%消费者因品牌传递的情感共鸣产生消费偏好,同等比例人群认为情感关联直接影响最终购买决策。“82%消费者愿为情绪价值支付溢价,食品、美妆、科技产品成为一二线城市情绪消费高发品类。”
对此,郭伟提出品牌情绪价值植入的三阶段策略,在消费者考虑阶段,70%消费者易受虚拟形象等IP化内容触动,近70%品牌IP互动发生于社交媒体;在购买阶段需强化产品与场景联结,例如高端白酒在商务场景中传递身份认同;在使用阶段应深化情感归属,85%消费者对“实体空间+品牌叙事”模式产生深度共鸣,通过讲述产品工艺强化用户黏性。“未来,品牌需要扮演‘情感医生’角色,在营销传播、用户服务及产品设计中系统化注入情绪价值,方能在4.5万亿情绪消费市场建立可持续竞争力。”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则表示,当前消费市场正经历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变化。“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消费决策更易受情绪、社交属性等非理性因素影响。这导致消费分层现象凸显,例如国际化标准品价格承压,而具备情绪附加值的差异化商品却能获得溢价空间。”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
朱克力认为,当前情绪消费的驱动力来自三重变量。社会心理层面,经济波动加剧社会不确定性,推动“疗愈性消费”需求增长,消费者通过情绪体验和身份认同缓解焦虑;技术赋能层面,大数据与AI技术能实时捕捉用户情绪状态及历史偏好,实现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的精准匹配;代际变迁层面,Z世代作为“情绪消费原住民”,其消费习惯具有延续性而非短暂潮流。
而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朱克力表示应打破行业边界,实现“商品+服务+场景”的跨界融合,构建情绪消费闭环。“通过线上和线下行为数据分析动态、识别情绪需求拐点,例如在焦虑高发期推出解压产品。同时,避免同质化‘国潮’标签,转而深度融合东方美学基因。中国企业尤其需要重视中国消费者对民族性价值认同的特殊性,这显著区别于西方市场逻辑。”
对此,卡游动漫副总裁卢大振在研讨会上表示,卡游已将IP运营能力与精密制造技术延伸至文具领域,文具行业已从单一书写工具升级为承载文化消费与情绪价值的载体。“中国文具产业目前占全球产量70%,具备完整产业链基础,但相比于国际品牌,其在书写体验上仍存差距。”

卡游动漫副总裁卢大振
卢大振表示,文具是陪伴用户成长的文化符号,为了提高书写体验,卡游将近100个国内外IP画风与世界观融入产品设计,目标是通过高端市场出海展现中国制造实力,同时以精密制造为基础,结合IP叙事与情绪链接,推动中国文具从功能型向“实用+文化体验”综合型产品转型,服务本土消费升级需求。
宠物消费升级驱动跨界创新
聚焦情绪价值产品开发,推动行业专业化发展
而在情绪经济浪潮中,宠物消费凭借其满足情感陪伴、治愈心灵的核心价值,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板块。在此次研讨会上,POP趋势首席专家曹磊根据发布的《宠物时尚趋势白皮书》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0-2024年行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猫犬数量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犬类占比42.37%,猫类占比57.63%,猫数量增速明显领先。

POP趋势首席专家曹磊
其中,曹磊特别指出,2024年宠物总量首次超越0-4岁婴幼儿数量,预计2030年将达到婴幼儿数量的近两倍。市场规模以年均10%增速持续扩张,2024年突破3000亿元,其中猫类消费占比48.13%,较2020年42.8%提升5.33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中宠物食品占比超50%,医疗占28%,用品占比仍较低。单只宠物年消费金额持续攀升,猫消费增幅尤为显著。相比日本(40%)和美国(60%)的宠物渗透率,中国目前约20%的渗透率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根据白皮书,宠物主中25-34岁人群占比61.7%,女性占60.5%,高学历企业白领为核心群体。地域分布显示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北为养宠密集区,三线城市渗透率增速达3.9%。消费动机以情感陪伴需求为主导,其次为培养责任心及缓解压力。社交媒体推动宠物友好概念普及,“像小红书的‘宠物友好’相关内容浏览量超7.3亿次,讨论量达607万次,开放式商业空间加速布局宠物友好设施,带动携宠消费场景扩展。”
曹磊还表示,目前宠物需求呈现三级结构,其中宠物食品、清洁等基础需求属高频刚需但利润较低;而类似于宠物服装、玩具、保健等消费升级驱动,利润空间居中;宠物AI用品智能创新属低频,但却代表未来方向。“目前宠物市场的需求仍有许多改进空间,例如传统宠物食品赛道存在改良空间,智能用品需解决轻便养护、时间节省等痛点。”
与此同时,曹磊还表示,除了宠物企业之外,对于不少其他领域的企业,尤其是服饰企业而言,跨界宠物行业已是常态。“例如国际品牌如LV2025早春系列、爱马仕等奢侈品已布局高端宠物周边,本土品牌则聚焦情绪价值产品开发。宠物时装周及选秀活动兴起,推动行业专业化发展。”
曹磊表示,根据色彩趋势,中性色系及功能化材质将成为宠物时尚的重点发展方向,“AI技术可有效提升设计效率,例如将人类服装设计理念延伸至宠物领域,从而显著降低研发时间成本。”
此外,曹磊提出宠物行业的四大发展维度,在健康赛道方面,需要深化科学喂养方案;体验升级则需完善宠物出行服务,例如推动高铁与航空协同运输,并拓展社交场景,包括打造线下友好空间和开发宠物社交媒体账号;技术创新应结合模块化设计,并针对居家及露营等不同场景进行适配;循环经济领域需加强可持续材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