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潇
10月3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TOP100房企(以全口径销售额排序)销售总额为28967.1亿元,同比下降16.3%,10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额有所回升,环比增长3.7%,市场整体延续筑底态势。
业内人士表示,受去年高基数影响,10月份销售额同比降幅有所扩大,但从环比走势看,核心城市市场成交逐步回升,企业端推盘节奏也有所加快。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有7家房企全口径销售额超过千亿元,其中,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发展”)以2227亿元的销售额稳居榜首,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中国”)以2011亿元位居第二,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地产”)以1891亿元位列第三。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蛇口”)、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房产”)分列第四位至第七位。
从区域分布看,10月份,多地在供给端针对“好房子”建设落地优化政策,与此同时,合肥、南京、成都、广西等地从提高贷款额度、优化“商转公”、优化灵活就业缴存等方向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从市场表现来看,在核心城市优质项目入市及房企促销力度继续加大的背景下,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小幅回升。
从拿地情况来看,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TOP100企业(以拿地金额计算)拿地总额7838亿元,同比增长26.4%,延续增长态势,但增幅较前9个月有所收窄。
从拿地的模式来看,10月份,多宗土地拿地方为联合体。“从拿地城市来看,主要集中于一二线核心城市,包括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成都等热点二线城市。目前拿地企业仍以央国企为主,浙江、四川等地的多家民营房企亦积极拿地。当前房企倾向于联合拿地,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分担风险。”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来看,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建发房产在杭州、北京、苏州和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进入前十,绿城中国和保利发展均在3个城市的拿地金额位列前十,头部企业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补仓。
从新增货值来看,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和绿城中国位列前三。前10个月,中海地产以1870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一,招商蛇口新增货值规模为1807亿元,位列第二,两家企业均通过获取上海城市更新项目,货值大幅提升。绿城中国新增货值规模为1209亿元,位列第三。TOP10企业(以新增货值金额计算)10月新增货值总额10449亿元,占TOP100企业(以新增货值计算)的48.1%。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四季度随着“好房子”建设政策持续落地、优质项目集中入市以及房企业绩冲刺节奏加快,市场活跃度有望提升。不过,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稳,仍需在供需两端多措并举,让“好房子”建设与“稳楼市”政策推动市场信心持续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