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研报展望2026年度A股市场,给出四大核心判断。第一,盈利周期或有弹性回升。得益于渐行渐近的产能周期与库存周期拐点,盈利周期有望于明年上半年步入复苏通道,修复弹性的预期差与胜负手在于地产周期与企业出海,当前两者均现积极信号;第二,相对估值仍有抬升空间。当前中证800相对发达市场、其他新兴市场的前向PE TTM较历史高点仍有提升空间,中国资产仍具备相对吸引力,增量资金不构成行情约束;第三,明年市场风格进入再均衡而非切换;第四,关注政策周期、技术周期、地产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能源周期、资本市场改革七大投资线索。
全文如下
华泰2026年度展望 | A股策略:风格再均衡
2026年A股四大核心判断
第一,盈利周期或有弹性回升。得益于渐行渐近的产能周期与库存周期拐点,盈利周期有望于明年上半年步入复苏通道,修复弹性的预期差与胜负手在于地产周期与企业出海,当前两者均现积极信号;第二,相对估值仍有抬升空间。当前中证800相对发达市场、其他新兴市场的前向PE TTM较历史高点仍有提升空间,中国资产仍具备相对吸引力,增量资金不构成行情约束;第三,明年市场风格进入再均衡而非切换;第四,关注政策周期、技术周期、地产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能源周期、资本市场改革七大投资线索。
核心观点
两个预期差决定分子端弹性
3Q25A股盈利增速继续磨底,但投资者对企业盈利修复预期在增强,当前A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企业盈利修复是否会实现?弹性如何?展望2026年,我们对分子端仍然乐观,并认为:1)对于A股基本面乐观的判断并非“空中楼阁”,信用周期、发电量及企业订单等前瞻数据指引4Q25国内新一轮库存周期有望启动,“反内卷”下供改有望在2026年中前初见成效,上市企业利润率实现修复;2)弹性的预期差与胜负手在于地产周期与企业出海,对于前者地产销量已于2025年中起率先企稳、地产对盈利拖累明年有望“抹平”,对于后者当前A股海外营收占比创下历史新高,短期贸易摩擦不改长期趋势,新旧经济共舞出海下,“赚海外的钱”量价逻辑兼备。
中国资产相对估值仍有抬升空间
二季度以来中国资产重估初见成效,当前上证指数前向PE TTM中枢约14.1x,位于2010年以来94%分位数,当前A股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估值能否继续抬升?增量流动性来自于哪里?展望明年,我们认为流动性宽松同样是确定趋势,并不构成后续市场的核心驱动,趋势及空间的斜率才是:1)结合国内信贷周期及美元周期,我们定量模型预期2026年末上证前向PE TTM约14.5x、合理EPR约5.2%;2)中国市场的相对估值仍有抬升空间,中证800相对发达市场折价约22%、相对其他新兴市场溢价约12%,均较历史高点仍有修复空间;3)居民存款搬家、全球资金“去美元化”等趋势仍在,且A股当前机构化程度不算高,增量资金逻辑仍有演绎空间。
风格再均衡进行时
年初以来成长风格持续走强,当前成长相对价值的风格偏离来到历史高位,风格切换何时至?我们预计,当前市场风格或逐步转向均衡而非切换,基于:1)2025年中以来私募量化小盘产品火热,小盘/成长风格或已较为拥挤;2)当前公募基金TMT仓位集中度已来到历史高位,在资金增量进入“小平台期”背景下,筹码有一定松动压力;3)当前美元及长端美债对降息周期计入或较多,若后续美联储降息节奏低于预期,海外流动性或承压。但我们认为风格只是进入平衡期而非切换,原因在于:1)2026年末成长与价值的业绩剪刀差仍未反转,2)价值风格相关政策和企业盈利预期改善仍需蓄力。
2026年七大投资主线
2026年七大投资主线:1)政策周期—“十五五”规划元年重视内需、科技、安全和绿色转型等,政策主线也将映射市场主线;2)技术周期—AI应用逐步进入“奇点时刻”;3)地产周期—有望于明年中周期筑底企稳,是当前市场最大的预期差之一;4)产能周期—明年中企稳,关注出清及准出清行业;5)库存周期—消费率提升和全球制造业周期回升是两大抓手;6)能源周期—结构性供需错配下能源价格有望上涨;7)资本市场改革—公募基金生态变革下配置变迁,此外关注国有资产并购重组和资产证券化。
风险提示:外部风险超预期;国内基本面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