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全球无人配送领军企业新石器无人车宣布,第10000台整车在浙江桐庐正式下线交付,全球首个万台规模的无人配送车队由此诞生。10月,新石器无人车宣布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由阿联酋磊石资本(Stone Venture)领投,高成投资、中国移动旗下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信宸资本(中信资本旗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鼎晖VGC、朝希资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北京AI基金)等多家机构联合领投。这也是国内自动驾驶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融资。
自2018年成立以来,新石器无人车稳步从技术攻坚、试点开拓,走向规模化应用。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无人车市场不仅在国内空间巨大,而且在海外也是个战略级的领先机会。相信无人车未来将重构全球智慧城市物流基础设施,以创新物流解决方案赋能全球千行百业。
从零台到万台:七年技术跃迁之路
记者在北京亦庄经开区街头看到,一辆外形小巧、线条流畅的新石器无人配送车正沿着规划的路线匀速行驶。它没有驾驶舱,也无方向盘,却能自主避障、识别红绿灯,精准抵达每一个投递点。顺着这辆无人车的日常路线溯源,便可到达新石器位于亦庄的共配中心,这也是全球首个以无人车为核心的智慧共配中心。
据了解,近年来一场以无人驾驶为核心技术的物流基础设施“革命”,正在多个城市落点开花。截至2025年9月,新石器已陆续获得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南京、无锡、合肥、嘉兴、常州等近300个城市和地区的公开道路许可,累计交付部署无人车近万辆,足迹覆盖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
“从成立以来,新石器无人车经历了数个发展关键节点。2019年全球首个万台产能工厂投产,2021年获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上路资质,2024年交付量首破千台,直至今年9月23日第10000台无人车正式下线,公司用7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攻坚到规模化落地的跨越。”谈及公司发展历程,余恩源如是告诉记者。
公司成立初期,由于没有路测场景,创新的成果只能封存在数据中,余恩源也曾经历焦灼。直至2020年,北京宣布在亦庄建设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余恩源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当即决定将公司总部迁至亦庄。2021年5月,新石器斩获全国首张无人配送车上路通知书,成为首批获得合法身份的自动驾驶企业,也标志着中国无人配送行业正式进入规范化运营新阶段。
进入2025年以来,无人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订单数量与二级市场关注度均出现明显提升。为此,余恩源表示,“概括来讲,就是三方面内容:商业模型得到验证、路权开始规模化开放,同时技术进入成熟区,因而能够承担万台车运行规模的压力。”
“其中,AI模型的拐点始于2021年Transformer开源,而我们在同年正式转向视觉大模型领域。AI训练有‘三年一轮’的周期律:2021年起步,2024年爆发,我们正好踩中时间节点。与此同时,需求端也同步启动:2021年北京率先开放无人车路权,我们自研算法并跟物流商试点,到2024年底基本形成行业共识——无人车带来的运输成本降低可达1/3甚至2/3的水平,订单随即呈现出井喷态势。”余恩源进一步表示。
目前,新石器围绕物流城配场景打造了X系列核心车型,包括X3、X6、X12三款主力产品,三款车型均搭载新石器自研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构建出一套可规模复制、多场景适配的城市智能物流底座。在硬件集成方面,新石器首创中央集成模组,将智能网联、车载算力、传感器、热管理、自清洁与天线等十余个模块一体化设计,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与量产效率,为规模化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从“快递”到“城配”:加码布局物流“新战场”
就业务应用整体格局看,新石器正以贯通“最后一公里”与“即时调度”为纵轴,在不同层级、多个场景中推进无人车的多元化部署。
从末端物流配送切入,新石器率先与中通、圆通、申通、韵达、顺丰、极兔、京东、邮政等优质快递物流企业达成规模化合作,将无人物流车广泛应用于网点至社区、站点至楼宇的高频短驳链路,显著提高配送效率。同时,新石器无人车创新性结合“无人车+笼箱”式装卸模式,实现高密度订单下的快速装载、疾速响应与多点配送调度。
随着运营能力的增强,公司的战略边界也不断向即时物流环节延伸。自2025年三季度起,新石器无人车还将进一步拓展即时物流配送,探索更广阔、更高频的城市配送物流市场。预计到年底,新石器在快递以外场景的无人车铺设量将达到4000至5000台,其中大部分将投入即时物流领域,覆盖生鲜配送、医药冷链、商超补货、即时零售等高频场景。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们的销量100%来自快递行业。现在,快递占比已降到50%左右,与非快递场景‘并驾齐驱’。” 余恩源表示,从更为直观的出货量来看,年初月销仅两三百台,眼下月销已超两千台,翻了六七倍之多。快递需求还在快速上量,但非快递需求涨得更快:一方面是类似于滴滴货运的即时物流配送场景,另一方面则是医药、汽配、纺织、百货等城市配送领域。目前接触到的细分场景已过百个。预计明年快递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长,而非快递(城配+即时物流)的增速会全面跑赢快递,销量占比有望率先突破50%。
在余恩源看来,依托产业集群而衍生的本地化、高频次货运网络这一“场景物流”新市场更有广阔开拓空间。
“以江苏南通为例,几十平方公里内聚集几十家纺织厂和若干家纺织批发市场,每天有几千辆轻卡、面包车往返厂区与商家之间拉货。”余恩源介绍称,“这一场景是我们无意中切入的,眼下已在当地投放百余台无人车,年底将增至五百台左右。而放眼全国,类似的产业集群足有上万个,潜在无人车需求可达百万辆级别,远超此前预期。”
从国内到海外:捕捉“独步式”的战略机会
今年7月,新石器无人车与韩国仁川市在北京正式达成合作意向并共同签署意向书,标志着双方在自动驾驶、智能物流及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合作迈出关键一步。根据意向书,新石器无人车将携手仁川经济自由区厅(IFEZA),深度参与仁川市自动驾驶的示范运营项目。在完成商业化验证后,新石器无人车计划以仁川为重要基地,进一步加大对韩国市场的投资和业务合作力度。
与国内市场的爆发趋势相似,进入2025年以来,新石器海外市场同样进入加速通道。记者了解到,目前,新石器无人车已进入日本、韩国、德国、阿联酋等15个国家和地区,围绕本地物流、工业园区与智能社区等场景展开合作,向世界输出物流解决方案的“中国智慧”。
“在商用车领域,中国拥有近乎全球唯一的完整供应链体系。这一赛道对成本控制、产品可靠性和规模化能力要求极高。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我们拥有‘算法+硬件’的深度融合能力,而海外竞争对手或仅有算法缺乏硬件,或受供应链缺失制约,导致其成本普遍高出国内企业好多倍。”余恩源介绍称,在AI驱动的产业变革中,中国在无人车这一关键赛道实现了供应链、技术整合能力与规模化优势共同构成的“独步式”领先,这种战略机会也催生了无人车出海的历史性机遇。
“目前我们出口海外的车辆属于‘种子用户’阶段,持有订单已有约5000台。”余恩源介绍称,按现有需求推算,2025年海外销量有望达到五六千台,2026年至2027年进一步突破万台。公司锚定的几大核心海外市场依次为:东南亚、日韩、中东、欧洲、拉美等。
在余恩源看来,未来,“中国技术”有望撬动全球无人车商用领域的多个场景支点,让无人驾驶奔向海外市场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