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3 15:38:30 股吧网页版
21对话|张亚勤院士:物联网是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底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正从单向赋能走向双向赋能:物联网因AI而拥有灵魂,AI因物联网而拥有身体,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感知-认知-行动”的完整智能体,正在开启万物智联的新纪元。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在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物联网是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底座,AIoT准确地描述了AI和IoT的融合。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更大的机会在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物联网”更应在应用端挖掘机会。

  《21世纪》:在人工智能重塑世界的今天,物联网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您如何看待当前物联网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的重要性?

  张亚勤:人工智能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信息、物理、生物三大底座。信息底座来自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物理底座来自物联网多年发展、感知融合形成的物理世界数据;生物底座来自蛋白质、DNA。

  可以说,物联网是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底座,AIoT准确地描述了AI和IoT的融合。 包括边缘智能,就是把云端的智能部署到边缘端、IoT设备和终端,也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部分。

  《21世纪》:今年以来,物联网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有没有所凸显?

  张亚勤:今年以来,大模型技术推进较为明显,经历了从“预训练—推理—智能体”的深刻转型。其中在物理智能方面,物联网是发展机器人、无人驾驶、车联网的基础。

  在物理智能方向上,目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再往下发展就是人形机器人,完全无人的无人驾驶安全程度比人类驾驶至少高10倍。

  我们走过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正在走向智能体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从预训练的智能、前智能走向后智能,后智能主要是通过智能体实现的,这也离不开物联网的发展。

  《21世纪》:物联网追求物理世界的确定性,但AI在概率驱动下可能产生幻觉。您认为在AI与物联网的融合过程中应该如何平衡这一点?

  张亚勤:物联网的场景很多,在有些领域需要低延迟、精确性。而大模型本质上是基于统计概率原理构建的概率模型,可能存在幻觉问题。

  随着科研的不断推进,AI会趋于成熟、准确。而当前,我们需要把概率模型和已知确定的模型、数据库、规则结合起来,在关键领域起到第一性原理的作用。

  《21世纪》:今年物博会的年度主线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赋能”,对于无锡“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融合发展、双向赋能,您有怎样的建议?

  张亚勤:物联网在2015年走向主流,而无锡早在2009年就开始发展物联网,在产业、技术探索方面给全球都起到了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无锡的物联网基础很好,接下来也要利用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包括智能体、具身智能、边缘计算。以边缘计算为例,可以把云端上万亿参数的模型,以十亿参数的规模放到IoT终端中,在规模更小的同时实现更少的延迟、更低的功耗、更高的效率、更轻巧的架构。

  就像互联网更大的机会在于应用端,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更大的机会也在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要比人工智能核心部分大两个数量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