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煤炭股走强,石油股普涨,内银股活跃;黄金及贵金属股走弱;明略科技上市首日涨超105%。
板块聚焦:
软件股或迎“戴维斯双击”,汇量科技涨近6%
消息面上,AI应用领域近期利好频传。多家软件公司业绩超预期,金山、福昕等公司经营呈现向好态势。机构研报指出,“十五五”规划重点提及AI等创新技术,伴随国产化政策及经济复苏,软件板块有望延续复苏态势,2025年第三季度或成经营拐点。
本周美股AI应用财报将密集发布,若业绩超预期引发股价上涨,AI应用方向可能产生映射效应。
AI重塑SaaS行业价值,机构看好增长潜力
机构普遍认为,随着AI技术突破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SaaS行业将迎来长期增长机遇。AI技术正深度融入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显著提升产品能力和用户体验。
解决了SaaS行业长期面临的标准化与定制化矛盾。例如,金蝶国际推出的AI助手已助力数千家小微企业实现记账效率提升80%、开票效率提升40%、报税效率提升60%。
民生证券分析指出,当前SaaS公司PS-TTM估值处于历史低位,AI技术应用将为SaaS带来额外增量,形成“戴维斯双击”效应。一旦AI在SaaS领域普遍推广,相关企业市场价值有望迅速提升。
多家券商看好AI在垂直领域的商业化前景。信达证券认为营销可能系AI商业变现最快领域;广发证券建议关注国内营销公司产品迭代和商业化进展;华安证券指出AI将长期带动广告行业需求,扩充使用场景并提升投放回报率。
海运股午后集体走高,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共识,机构预计中美之间海运贸易将迅速恢复
消息面上,10月30日,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会晤,深入讨论了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合作。此外,中美经贸团队通过磋商,取得积极成果。其中,美方将取消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运输市场受利好消息支撑,市场订舱积极,运价继续上涨。
华源证券指出,这些措施的实施或将缓解双边贸易摩擦,促进全球经济稳定与增长,对航运市场形成利好。我们预计,中美之间海运贸易将迅速恢复,特别是中国对美集装箱出口,以及中国采购美国粮食、原油与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
机构观点:
大摩:维持对保险股全年业绩正面看法,关注明年初开门红销售表现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所覆盖保险公司第三季公布亮眼净利润及寿险销售增长,友邦保险(01299)与中国平安(02318)业绩双双胜预期。该行对保险业全年业绩维持正面看法,并视明年开门红销售为需密切监测的关键驱动因素。
该行指,受惠股市改善及股权配置比例提高,所有主要业者在高基数下实现非凡季度盈利增长,但已大致被预期,因多数险企已发盈喜。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全数超过6%;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下滑至约3.5%。账面值趋势令人鼓舞,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02601)季度分别录得9%及8%税后经营溢利增长。但行业资本水平下滑,受风险折现率持续下调及股权风险敞口增加影响,资本状况仍维持相对满意水平。
该行又指,季度寿险销售保持强劲,受惠银保销售增长高企及保险公司定价利率下调前的需求推动。多数业者实现年化保费收入与利润率双提升,新业务价值增长加速,且代理人力趋稳、业务质量持续改善及分红型产品占比增加。财险与灾难险首三季呈现广泛改善,大部分险商综合成本率亦下降0.5至2.1个百分点至96.1%至97.6%健康水平。
供暖季开启叠加安监力度强化,机构看好煤价维持震荡上行
消息面上,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供暖季开启叠加安监力度强化,煤炭价格有望维持震荡上行。近期受“反内卷”预期对煤炭供给端的约束和“迎峰度冬”预期对煤炭需求端的释放,煤价维持稳中有升的趋势。本周港口煤价维持在770元/吨以上的年中高位。该行预计11月的煤炭价格有望维持震荡上行趋势,主要系供暖季和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均全面开启。
该行认为,一方面,今年以来煤炭板块累计下跌幅度较大,机构持仓徘徊在低位,筹码结构健康,交易并不拥挤;另一方面,供需改善煤价“淡季不淡”,非电用煤旺季及迎峰度冬需求释放有望催化煤价进一步震荡走强。此外,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发布完毕,动力煤企业业绩环比多改善确认行业触底反弹、景气向上,炼焦煤企业盈利受制于长协定价机制影响而环比改善滞后但不改向上格局,持续看好新一轮煤炭上行周期下的投资机会。
个股掘金:
小米集团-W:10月汽车交付量超4万辆,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消息面上,11月1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发文称,2025年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据国金证券统计,小米汽车今年前10个月交付量已超过29万辆,为去年全年的两倍多。此外,小米公司官方微博宣布,截至2025年10月31日23:59:59,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东方证券近期研报指出,部分投资者认为小米在技术创新和落地能力上仍有不足之处,对人车家各项业务的成长持续性有一定担忧。该行认为,小米在新功能研发、产品制造等方面的竞争力已经大幅提升,构筑起更为强大的企业经营生态。小米产品创新及落地放量的能力有望持续增强,推动人车家各项业务持续成长。
潍柴动力: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大缸径发动机业务快速增长
消息面上,潍柴动力近日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营业收入约1705.71亿元,同比增长5.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8.78亿元,同比增长5.67%。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74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9.5%。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Q3业绩超预期增长,主因发动机主业(包括高价值量气体机业务)销量回暖,叠加凯傲业绩上行,大缸径等新兴业务突破,以及持续推进降本控费等。西南证券指出,受益于数据中心需求扩张,潍柴动力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业务顺势快速增长,25Q1-Q3该系列产品销量超7700台,同比增幅超30%,其中数据中心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销量超900台,同比增长超3倍,为公司业绩贡献重要增量。
友邦保险: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大幅超预期且跑赢同业
消息面上,友邦保险近日公告称,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按实际汇率增长27%至14.8亿美元,新业务价值利润率58.2%,年化新保费按实际汇率增长15%;第三季度总加权保费收入119.1亿美元。高盛表示,鉴于季度新业务价值大幅超出预期,且跑赢最接近同业,预期友邦股价在业绩公布后将有正面反应。此外,友邦季度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同比增长25%,将持续推动盈利增长与自由盈余产生。
瑞银则指出,按渠道划分,代理及合作伙伴渠道分别录得19%及46%的强劲增长,其中代理渠道为新业务价值贡献超过70%,相信来自代理渠道的贡献将继续成为集团业务增长重点。按固定汇率计算,香港第三季新业务价值升40%,创历史新高;中国市场新业务价值亦增长27%。
康诺亚-B:高盛称司普奇拜单抗有望为公司奠定估值基础
消息面上,高盛发布研报称,予康诺亚“买入”评级,目标价92.67港元。该行指,公司首个商业化产品Stapokibart已先后中国内地获批用于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适应症。凭借Stapokibart在有关领域的先发优势,该行认为药物有望为公司奠定估值基础,预计销售高峰可于2035年达至突破50亿元人民币。另外,该行预期更大增长动能将来自CM512,相信该药物可以成为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更优选方案;预期CM512在PoS阶段前及后的2035年全球销售额分别可达33亿美元及6.94亿美元。
据悉,今年上半年Stapokibart(司普奇拜单抗,康悦达®)销售额约1.69亿元。华泰证券此前研报指出,司普奇拜单抗在AD领域疗效安全性优势明显、竞争力强劲,在鼻科独家适应症带动下,销售额快速增长,公司拟参与2025医保谈判,有望提升可及性。同时公司多条早期管线全球潜力强劲,多项催化有望兑现。
远大医药:近视新药GPN00884近期启动中国IIa期临床
消息面上,远大医药近日公告称,公司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0884在中国开展的IIa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头例患者入组给药。这意味着,GPN00884将进入探索药物剂量、评估初步疗效的重要阶段。一旦成功兑现药物有效性预期,临床或将迎来全新的缓解儿童近视进展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OC-01)落地中国大陆,通过鼻喷方式革新中国干眼患者治疗体验。近日,远大医药以第十一届全球干眼学术会议中的“关爱干眼患者,启迎原生泪液时代——2025干眼诊疗新进展与眼表健康生态构建大会”为契机,成功举行了OC-01的全国上市会,正式宣告了干眼症治疗从“外部替代”到“内在唤醒”治疗新纪元的到来。
康方生物:依沃西获得第四个突破性疗法认定,临床开发与上市进程有望加速
消息面上,据康方生物官微,近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结果,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PD-1/VEGF双抗)联合疗法用于一线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BTD)名单。据悉,对应适应症的Ⅲ期临床研究正高效推进,此次认定将加速其临床开发与上市进程。
此前,依沃西已有三项CDE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其中两项适应症已获批上市,一项Ⅲ期临床研究正加速入组。目前,依沃西已在全球启动14项Ⅲ期临床研究,其中包括4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将加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价值释放。
安井食品: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5.27%,商超大客户拓展稳步推进
消息面上,近日,安井食品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光大证券指出,Q3单季总营收37.66亿元、同比增长6.61%,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1.8%,扣非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15.27%。25Q3销售毛利率19.99%、同比基本保持平稳,虽然成本端小龙虾/鲜鱼收购价格有所上涨,但毛利率水平较低的小龙虾业务销售占比下降,对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正向拉动。
渠道端上,光大证券表示,25Q3经销商/特通直营/商超/新零售及电商渠道收入分别为29.6/3.17/2.20/2.70亿元,同比-0.6%/+68.1%/+28.1%/+38.1%,传统经销商渠道收入基本持平,公司今年强调全面拥抱商超定制化趋势,商超大客户拓展稳步推进,此外特通客户、盒马等新零售渠道亦有明显增量。该行认为,公司在产品端和渠道端积极求变,强调新品驱动,产品端加大升级换新,渠道端拥抱商超定制化趋势,行业价格竞争缓和下公司盈利能力也逐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