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国智能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好未来教育集团(NYSE: TAL,以下简称“好未来”)公布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本季度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显著增长,并在智能化教学、素质教育产品及技术投入方面持续发力。与此同时,公司所处的教育科技行业正受益于国家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结构升级,为其发展提供结构性支撑。
好未来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彭壮壮表示:“本季度,我们的核心业务取得了进展,素质课程和学习设备业务的收入均实现了环比和同比增长。我们在用户体验、技术和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持续投入,为业务发展提供助力。”
他补充称:“从战略层面来看,我们会优先将资源投入到对长期发展重要的核心领域。我们始终致力于提供创新性的学习解决方案,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将优质教育内容带给更多用户。”
营收净利齐升,运营效率提升明显
在2026财年第二季度,好未来实现净收入8.61亿美元,较2025财年同期的6.19亿美元增长约39.1%。经营利润达9609.7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762.2万美元增长约101.8%。归属于好未来的净利润为1.24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743.1万美元增长约116.1%。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非美国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3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2.7%。基本每ADS净利润为0.22美元,摊薄每ADS净利润为0.21美元,均大幅优于去年同期水平。
从半年数据看,公司上半财年净收入14.3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9.0%;经营利润1.1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64.6%;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5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5.7%;非美国会计准则净利润1.7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1.1%;每ADS净利润0.26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30%。充足的现金储备方面,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合计达32.49亿美元,为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智能硬件与内容体系提供了资金保障。
从这些财务数据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好未来业务规模增长态势强劲;二是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正在改善,利润端的杠杆效应正在释放。考虑到目前教育科技行业的转型期特征,这样的业绩表现具有较强代表性。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素质教育提速、智能学习加速渗透
据了解,教育行业正在由传统学科应试教育向“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技术赋能”的方向转型。国家层面政策明确支持这一方向。例如,教育部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此外,中央政府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些政策为公司所处细分赛道提供了制度性背景。
进一步来看,“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外学科类培训被严格规范,行业向素质教育、智能学习设备及服务型教育方向转型。
相关分析指出:“‘双减’背景下,素质教育迎来政策红利期。”在这一导向下,市场对于素质类教育、智能辅助学习工具、家庭学习场景等需求显著提升。
从市场规模看,中国数字教育市场2024年规模达约4685亿元,同比增长约13.35%。用户规模2024年为3.55亿人,同比增长约11.14%。此外,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2024年规模达约962亿元,同比增长约19.21%。这些数据说明教育科技赛道虽然经历结构调整,但仍处于扩容阶段,尤其是智能硬件、智能终端与技术服务环节增长更快。
在“智能+教育”的驱动下,国内“AI+教育”赛道也快速升温。据报道,AI+教育行业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600亿元,到2030年接近1800亿元。行业分析指出,技术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耦合、学习终端硬件的普及、智能学习平台的成熟,均为未来增长提供了方向。
对好未来而言,这些政策及市场数据意味着两个重要机遇:一是素质教育方向与公司产品端契合度高;二是智能学习硬件及大数据/AI驱动教育方案成为新增长点。公司在此环境下推进“内容+硬件+智能体系”战略,其增长逻辑与行业趋势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