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角逐来到冲刺阶段。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韩国电池巨头三星SDI官方发布消息称,已与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美国固态电池技术公司Solid Power达成三方协议,共同推进全固态电池验证项目。
据悉,Solid Power将向三星SDI供应其开发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星SDI将基于上述固态电解质,在其电池单体设计中进行集成与制造。而宝马集团将负责将这些全固态电池单体/模组集成进其下一代评估车型,以测试其性能。
全固态电池技术被业内称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它通过以固体材料替代传统液体电解质,有望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强的安全性能,并进一步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不过,从目前来看,真正的全固态电池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停留在实验室和试线阶段。业内预计,全固态电池要到2027年才能实现示范性装车,到2030年后才开始大规模量产。
当前,全球范围内丰田、宝马、奔驰等主流企业正加速赛跑,希望能率先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并装车。
中国企业也不甘落后。今年以来,中国多款半固态电池实现装车,行业热度高涨。
根据企查查数据,我国现存的固态电池相关企业,成立年限集中在5至10年之间,占比44.1%;在区域分布上,华南、华东地区合计占比近六成,其中华南地区占比31.2%;在专利申请方面,截至10月31日,我国固态电池相关专利申请量达1.3万项,类型上以发明专利为主,其中发明公布占比63.7%。
值得关注的是,据新华社报道,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在全球电池出货量前10名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占总出货量的比重达69%。”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接下来,我们要系统布局新型材料体系、全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研发工作,加速新技术的落地转化、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