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能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标志着中国能源供给体系正经历历史性转变。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能源转型已跑出“加速度”。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相比“十四五”规划的“现代能源体系”,“十五五”规划建设的“新型能源体系”在内涵、路径与目标上均实现重要升级。
新能源从“配角”逆袭到“主角”
“十四五”时期,非化石能源被定位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而“十五五”规划则明确将其提升为能源供应主体,这是定位的根本性提升。
这一转变建立在“十四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达21.7亿千瓦,稳居全球首位,其中风电装机5.7亿千瓦、光伏装机超过1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
目前,中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已历史性突破60%。
“十五五”规划建议突出了新能源的重要性,强调要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并首次提出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发展”,凸显这四种清洁能源在未来能源领域的地位。这与“十四五”时期相对笼统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表述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能源转型路径更加清晰。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指出:“进入‘十五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凸显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的重要性,地缘政治冲突风险进一步加速能源供应链的重构进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成为‘必答题’。”
煤电从“基础保障”转向“兜底保障”
“十四五”规划将煤电视为“基础保障性电源”,强调其能源供应压舱石作用。而“十五五”规划则明确其定位调整为“兜底保障”,即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
这一转变意味着煤电角色正从主力电源向调节性电源转型。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立新解释:“在电源侧,过去作为主力电源的火电将转型为调节性电源,更多依靠新能源供电。”
“十五五”时期,中国将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由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这意味着煤电不再是电力供应的主力,而是作为灵活性资源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支撑。
这一战略调整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十四五”前两年,煤电“三改联动”改造规模超过4.85亿千瓦,完成“十四五”目标的81%左右。这些改造使煤电在保持“压舱石”作用的同时,更好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需求。
新型电力系统从“阶段性进展”升级为“关键支撑”
与“十四五”相比,“十五五”时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将“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列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目标是确保“绿电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
“十四五”规划虽然也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但更多是“取得阶段性进展”。而“十五五”规划则明确要“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将其置于关键支撑的位置。
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这些举措旨在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问题,防止大量风电、光伏电力无法并网使用。
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5-2027年三年内全国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这也意味着新型储能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绿色产业撬动万亿蓝海新机遇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正催生巨大绿色低碳产业市场。
郑栅洁指出,据测算,目前中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约11万亿元,未来5年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
特别是“十五五”时期,中国力争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这些园区将成为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十五五”规划提出了清晰的“加减法”:一手做加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一手做减法,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力争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
“十五五”规划还首次提出“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化低碳化”,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是实现该目标的核心路径,并明确“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这些新提法彰显了能源转型正从供给侧向消费端延伸,形成系统性变革。
从“十四五”的“现代能源体系”到“十五五”的“新型能源体系”,不仅是称谓的变化,更是能源发展理念的深刻进化。
当我们每用3度电中就有1度绿电时,能源革命已经悄然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原文标题 : “十五五”用电新增靠绿电!中国能源结构迎来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