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的集团(000333.SZ)、博世、三星、海尔智家(600690.SH)等国内外家电与科技企业,纷纷通过并购、合资与技术整合,加速抢占暖通赛道新高地。
例如,美的收购ARBONIA climate布局欧洲市场;博世斥资80亿美元收购江森自控HVAC业务与日立联营资产,扩张美洲与亚洲市场;海尔通过并购匈牙利暖通企业KLIMA KFT加速热泵渠道落地。
追溯其背后逻辑是,在AI、大数据与节能降耗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建筑暖通系统不仅是传统家电的延伸,更是成为能源管理、建筑智能化和跨场景热力解决方案的核心环节,市场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AI技术助力节能增效
目前,建筑用能占全社会商品能耗的近30%,并将继续增长。其中暖通、电梯和照明能耗占70%以上,因此建筑节能的重点是建筑采暖、空调和照明的节能。
进一步拆解建筑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可以发现,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其中采暖能耗占比高达25%。传统暖通系统因设备能效低、系统设计复杂,导致能源浪费严重。
在智慧楼宇的暖通领域,以AI管理热泵技术为核心的清洁高效热量输送装置,已成为企业率先攻坚的核心赛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建筑节能处处长丁洪涛在2025中国热泵行业年会上表示,“热泵技术是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路径。”
丁洪涛认为,当前建筑能效提升与技术成熟度已为热泵大规模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作为零碳建筑、建筑电气化及低碳供热的关键支撑技术,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城镇供热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董重成教授,在《AI人工智能在暖通领域的发展前景》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作为研究人类智能理论与应用的新兴技术学科,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三大方向。一是产品智能化,二是制造业智能化,三是服务过程智能化。
董重成强调,AI技术能有效减少对调控人员的依赖,规避人为经验不稳定带来的问题;同时可综合考量各类复杂外部因素,实现精细化调节与全域协同。
从企业技术研发实践来看,热泵技术的能效也与AI系统同步迭代升级。美的集团楼宇科技事业部换热技术专家宋霞长期负责热泵机组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设计工作,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以换热器为例,“当前换热器多为静态能量输运装备,其尺寸、外观及成本等参数对机组整体性能与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而AI技术的融入正推动这一核心部件实现质的突破。”
她认为,在AI赋能的技术体系中,换热器扮演着指令承接与执行的关键角色。具体而言,AI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热泵全系统运行状态后,会向水泵、换热器等各核心部件下达精准调控要求,静态设备需依据指令调整运行参数以响应需求。
“智能换热技术的核心研发方向,就是让换热器实现对AI指令的实时响应,最终使整个热泵系统稳定运行在AI预判的最优能效状态。”宋霞表示。
除美的集团外,海尔智家也在暖通AI领域发力。在2025中国制冷展上,海尔发布了行业首创大模型AI多联机。
海尔智慧楼宇产业中国区总经理王晓强介绍,此款大模型AI多联机,将AI技术贯穿从生产到运维的全过程,可直接为用户带来30%的节能效果;同时机组实现单机行业最大48HP规格,能减少设备用量约10%,进一步降低项目投资成本。
不难看出,AI技术在暖通系统中的节能成效已通过具体案例得到验证,基于数据驱动的系统化能效管理正逐步成为行业共识,多家企业开始发力竞争暖通行业。
全球巨头竞逐暖通新赛道
目前来看,暖通市场正成为传统的家电制造疲软下的新兴业务增长点。全球研究咨询机构BCC Research称,全球暖通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2636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底的3467亿美元,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6%。
营收方面,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美的集团楼宇科技板块营收达281亿元,同比增长25%;海尔智家在大暖通领域的智慧楼宇业务也实现10.4%的增长。
在建筑节能降碳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暖通行业这片“蓝海”,引发了传统家电企业的一轮并购潮,成为全球巨头竞相争夺的技术高地。
2025年以来,美的、博世、三星、海尔、大金等企业通过一系列战略性并购,加速抢占全球暖通市场新赛道,竞争焦点也从单一产品制造转向系统集成与能源管理平台能力。
美的集团在今年5月收购喜德瑞中国区业务,获得其旗下四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权,进一步丰富了多品牌战略矩阵。美的集团在官方文章中称,通过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在供热采暖等领域的技术沉淀,以壁挂炉核心业务为锚点,重构暖通产业竞争格局。
此外,美的还完成了对欧洲ARBONIA climate的收购,并与西班牙企业Frigicoll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
博世集团则以80亿美元收购江森自控HVAC业务及日立中央空调全球经营权,创下公司历史上最大并购纪录,借此强势进入美洲与亚洲市场。三星电子以15亿欧元收购德国FlktGroup,瞄准数据中心制冷细分市场,应对AI技术带来的高热密度冷却需求。
同时,海尔智家收购匈牙利暖通企业KLIMA KFT,大金在欧洲收购瑞典热泵服务公司Kylslaget,并进军AI数据中心冷却领域。
这一系列布局显示,巨头们正通过并购、合资与技术整合的多元策略,快速补齐在区域市场或细分技术领域的能力短板。
传统空调与锅炉作为单点设备的价值正在减弱,而融合了储能、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管理的综合能源系统成为新的角力点。企业竞争焦点从硬件制造转向软件定义的能源管理平台能力。
三星、LG等企业推出的AI能源管理平台,以及美的承接的粤港澳大湾区全液冷智算中心项目,都表明暖通技术正与数字孪生、AI预测控制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从“温度调节设备”到“建筑智慧能源节点”的跨越。
可以看到,暖通空调产业在最近几年备受头部企业的关注。除了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大、竞争相对不充分,更为重要的是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未来,暖通空调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智能化与节能化、绿色建筑与智能家居,发挥的力量和作用,正在面临一轮全新的重估。
展望未来,作为绿色智慧楼宇关键领域,暖通产业将融入能源系统的核心基建网络,与光伏、储能、电力调度共同构成低碳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
中国银河研究所副所长兼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何伟表示,暖通空调的核心是‘逆卡诺循环’技术,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已形成全球竞争力。此外,暖通技术还在向多领域延伸:汽车热管理、数据中心液冷、户储暖通等,国内外家电龙头拓展业务,本质是抓住‘暖通技术跨场景迁移’的机会,这是比家用空调更大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