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3日电 受黄金税收新政出台影响,黄金零售品牌集体下挫。截至3日港股收盘,周大福跌近9%,老铺黄金、六福集团大跌约7%,周生生跌超6%。
多数分析师均表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1月1日联合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是引发此次黄金股下跌的直接原因。上述政策明确了对黄金交易按照投资性和非投资性用途实施差异化税收管理。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副秘书长、山东招金金银精炼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永慧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对投资性与非投资性黄金的差异化税收安排,将加速市场消费结构重构,黄金零售企业利润或承压,在金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首饰金需求也将进一步承压。
黄金零售企业利润或承压
梁永慧对新华财经解释称,黄金税收新政对投资性与非投资性黄金的差异化税收安排,或让黄金零售企业利润承压。
黄金饰品价格含13%增值税和5%消费税,本次新政未改变交易所外黄金销售税收政策,消费者购买金饰的税负不变,政策无直接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梁永慧表示,通过交易所购入非投资性黄金的零售商,进项税额扣除率从13%降至6%,这其中7%的税差将增加此类企业的税负,影响企业的利润,压缩价格竞争优势。
因此,在梁永慧看来,预计黄金零售企业或将通过提价的方式,进行税负转嫁,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黄金首饰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举例而言,假设某企业从事黄金饰品零售业务,且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2025年11月1日,该公司从上金所采购一批用于生产首饰的黄金,实际成交价格为100万元,加工成首饰后销售,不含税售价为150万元。在旧税收政策规定下,该公司最终应纳税额为8万元,新税收政策下应纳税额为13.5万元。
中信建投分析师叶乐也认为,对于非投资类的黄金企业(如饰品、工业用途),因进项税抵扣减少(由13%降至6%),对于成本端或有所提升,结合当下金价,预计成本增加在每克60元左右。
叶乐进一步表示,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购买黄金饰品的价格预计将提升,具体提升幅度要看黄金饰品企业的成本转移幅度。
国信证券商贸零售首席分析师张峻豪认为,尽管对于黄金饰品上市公司而言,后续销售金饰品的税务成本在新规下可能有所增加,不过核心竞争力仍在于产品和服务能力,差异化优质产品供给和服务体验下整体价格传导能力更为突出,有助于保持利润稳定。
黄金市场消费面临重构
黄金税收新政对投资性与非投资性黄金的差异化税收安排,将加速市场消费结构重构。
梁永慧认为,消费者进行黄金投资的选择性可能转变,一方面消费者若想配置实物黄金,会更倾向于通过交易所会员单位购买,以享受场内交易的税收优惠,减少额外税负,具有价格优势。另一方面黄金ETF、积存金等无需实物交割的场内产品,因延续免税政策且流动性更高,成为更优选择。这将促使投资需求从场外实物向场内合规渠道迁移,重塑黄金投资市场的结构。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认为,此次政策短期内可能引发黄金结构性价格调整,推动黄金消费出现结构性分化。 在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后,对用金企业是明确利好,税负下降预期稳定。对贸易商而言,专注于实体产业链的将获得更优环境。对个人投资者,政策则是一种有力引导,鼓励其从购买实物金条转向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积存金、黄金ETF等标准化金融产品进行投资。
基于宏观政策变化和银行风险管理需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风险管理要求,自2025年11月3日起暂停受理积存金等业务。
一方面,根据关于黄金销售增值税的新规,银行可能需要对业务、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税务政策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近期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黄金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而对于金价本身而言,多数分析师均表示,新政策对黄金价格的直接影响有限。“新政核心聚焦实物交割环节的税收细化管理,并未改变场内交易的基础税收框架。”梁永慧解释称,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内的标准黄金交易,延续了卖出方免征增值税的政策,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仍维持免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