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601816.SH)近日发布的《京沪高铁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总收入328.05亿元,同比增长1.39%;扣非净利润103.03亿元,同比增长2.91%。京沪高铁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京沪高铁三季度业绩明显好于上半年,三季度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117.92亿元,同比增长2.60%;扣非净利润39.86亿元,同比增长8.97%。三季度也是京沪高铁今年到目前为止业绩最好的一个季度。
凭借三季度业绩,京沪高铁也扭转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的趋势。上半年,京沪高铁净利润63.16亿元,同比减少0.64%。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25年三季度,国内铁路客运市场形势平稳向好,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3.01亿人次,同比增长4.7%。同时京沪高铁通过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匹配旅客出行需求,春暑运效果均好于同期,带动了客运收入的增长。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上海局”)人士对记者表示,四季度京沪高铁将增开停站少、速度快、旅时短的标杆列车,同时京沪高铁还将实施票价下浮政策。他透露,从11月1日起,京沪高铁将下调57趟列车票价,最大折扣为原票价的9折。“折扣车次多为旅行时间为5个小时以上的京沪高铁非标杆车。”他说。
四季度是铁路客运淡季,除京沪高铁动车组部分车次实施折扣外,国铁上海局还将加大其他部分线路动车组列车票价折扣力度。
上述国铁上海局人士对记者透露,从11月起,国铁上海局对担当的500余趟动车组列车实施票价下浮政策,这些动车组范围覆盖了沪昆、杭深、杭温、沪苏湖等高铁,此外沪宁等多条城际线路也会参与其中。“如杭温高铁票价最高会打6折;优惠车次的数量,会按工作日和周末不同时段实行动态浮动。”他说。
当前,京沪高铁运输情况与全国铁路客运情况基本一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37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目前,京沪高铁已经形成了市场为导向的票价机制,在客流高峰期形成了七档票价浮动方案。就具体调价措施,上述国铁集团人士称,2023年,京沪高铁运行图按时速350公里标尺统一铺画,这增加了优质标杆车的开行密度;同时在京沪高铁本线运输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争取到更多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运营。
上述国铁集团人士对记者表示,京沪高铁公司一直在挖掘沿线运输潜力,激发有潜能的客运消费,进一步提升京沪高铁旅客服务品质。“如从今年4月8日起推出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未来京沪高铁还有望推出沿线车站家庭休息室、行李寄送到家、影院娱乐等增值服务。”
“下一步,京沪高铁公司将编制京沪高铁智能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制订京沪高铁智能综合运维系统2.0总体技术方案,包括推进10个重点项目。”上述国铁集团人士说。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工程全线正式开工,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线路纵贯京、津、冀、鲁、皖、苏、沪7省市,全长1318公里,设24个车站,设计、运营时速350公里。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是贯通东北、华北、华东的高铁大动脉。
京沪高铁是京沪高速铁路及沿线车站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于2020年1月初在A股上市,由国铁集团实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