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在监管不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上市险资也收益颇丰。
以上市险企为例,前三季度,中国人保(601319.SH)实现总投资收益862.50亿元,同比增长35.3%;总投资收益率5.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中国平安(601318.SH)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中国人寿(601628.SH)实现总投资收益人民币3685.51亿元,同比增长41.0%,总投资收益率为6.42%,同比提升104个基点;新华保险(601336.SH)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8.6%;中国太保(601601.SH)总投资收益率为5.2%,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在五家上市险企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及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及了“加大权益市场投资,投资收益回报贡献了其利润增长”。那么,三季度,险资对于上市公司的布局有哪些动向?
头部险企三季度增持A股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三季度险资合计持股732家,其中新增持股359家,剔除股票214家,调仓换股动作明显。除去平安系对于中国平安、平安银行(000001.SZ),以及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对于中国人寿的持股,今年三季度险资A股持仓市值超过6800亿元,相比2025年中报增长超6%。
其中,平安人寿三季度持股市值增长最多(仅根据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数据统计,下同),达到465.55亿元,而同期其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的上市公司数量从21家缩减至15家。从持股明细看,三季度其增持了邮储银行(601658.SH)、安徽合力(600761.SH)、中原传媒(000719.SZ),减持了山东出版(601019.SH)。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股市值增长紧随其后,三季度增加215.58亿元,现身133家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增持榜前列为中国外运(601598.SH)、中信银行(601998.SH)、中国电信(601728.SH)、伊利股份(600887.SH)、中国建筑(601668.SH)等;减持榜前列包括粤高速A(000429.SZ)、大秦铁路(601006.SH)、山东出版、皖通高速(600012.SH)等。
新华人寿、太平资管等身影也出现在三季度持股市值增长榜前列。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整理制图
大幅增持银行股与科技股
从行业具体看,金融股尤其是银行股,向来是险资投资的“压舱石”。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三季度险资增持银行股份数量最多,共计增持83.60亿股,主要增持银行为邮储银行、南京银行(601009.SH)、常熟银行(601228.SH)等。
值得注意的是,A股上市银行板块在今年三季度大幅回调,银行指数(882115.WI)三季度跌幅达到8.68%。在银行股市值“缩水”的背景下,险资三季度持有银行股的市值仍然增加超64亿元。
科技股也正在成为险资“心头好”。从持仓市值变动来看,三季度险资电子行业的持仓市值增长最多,近118亿元,增持股份数量也位居前列,共计增持1.56亿股。大幅增持东山精密(002384.SZ)、环旭电子(601231.SH)、深科技(000021.SZ)等。
险资对于计算机行业的增持也值得关注。第三季度,险资现身23家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而2025年年中这一数字为17家,是增持个股数量最多的行业之一。三季度,险资计算机持股市值增长超12亿元。主要增持汉得信息(300170.SZ)、太极股份(002368.SZ)、奥飞数据(300738.SZ)等个股。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整理制图
“险资今年增配科技和红利类股票,是典型的哑铃型策略,一手成长一手现金流。”贝莱德基金权益、量化及多资产首席投资官王晓京告诉界面新闻,“科技类股票,拉长时间维度,在AI浪潮的助推下,是反映社会先进生产力以及整体生产力提升的。短期来说,近期很多科技股估值抬升是基于对这个生产力提升的市场期望,是投资者情绪的表现,但实际个股基本面提升仍有限。对于险资以及机构类客户来说,在科技类别上进行择时,在牛市中追求超额收益,以及一定程度上弥补红利类在牛市中稍弱的涨幅,是可以理解的。”
行业减持方面,三季度,险资大幅减持公共事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等行业,分别共计减持1.60亿、9542.94万、8319.35万股,持股市值分别减少38.97亿、9.03亿、43.49亿元。主要减持内蒙华电(600863.SH)、濮耐股份(002225.SZ)、招商轮船(601872.SH)、招商公路(001965.SZ)等个股。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整理制图
从个股角度看,除去中国人寿与平安银行,银行股仍是险资的重仓股。浦发银行(600000.SH)、兴业银行(601166.SH)、招商银行(600036.SH)、农业银行(601288.SH)、民生银行(600016.SH)、长江电力(600900.SH)、邮储银行位于险资重仓股排行榜前列。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整理制图
从持股变动角度看,三季度险资大幅加仓邮储银行,其中平安人寿加仓21.89亿股,中国人寿减持5793万股。其次是南京银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在三季度加仓2.57亿股。
华菱钢铁(000932.SZ)紧随其后,三季度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加仓1.39亿股,并获得平安人寿、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个险万能首次持股,分别新进增持5988万、5712万、6002万股。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整理制图
科技成长股备受关注
科技成长股备受险资等机构资金关注,也在三季度带来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数据显示,科技先锋指数(931447.CSI)三季度增幅达到47.61%;万得科技大类指数(888012.WI)三季度涨近30%;科创50指数三季度上涨近50%。
“在三季度,太保抓住了成长股的机会,在三季度表现出相对更好的收益回报水平。”中国太保副总裁、首席投资官、财务负责人苏罡在中国太保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保险资金必须要高度重视成长股,因为中国经济未来高质量的增长,就是以深化科技创新为核心的。
中国人保在三季报中表示,在权益投资方面,积极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加大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投资标的布局,不断优化行业配置结构,稳步扩大权益持仓规模。
中国人寿则表示其三季度投资收益显著提升。“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不断巩固,公司积极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把握市场机会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站在当前时点,机构对于科技股的投资机会如何展望?
中信保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王睿表示,四季度流动性预计仍然可能相对宽松,持续的赚钱效应会拉动资金入市,风险偏好有望维持。AI相关的资产,尽管短期涨幅较大,但一定还是会诞生一些大市值的新龙头公司,行业地位的确定性是优先关注的指标,方向上关注重点会从基础设施建设慢慢转到智驾、智能眼镜等具体应用形态上。
王晓京告诉界面新闻,随着第三季度业绩的披露,部分今年业绩有大幅上涨的科技类公司或者能看到进一步的投资者追捧,进入业绩兑现的第二波行情。但业绩不及预期的部分科技类股票也许面临短期估值过高的问题,部分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在年末之前部分获利了结和更换持仓以待明年开年。
“我们倾向于关注科技股中已经有显著商业模式、完成了0至1的旅程,正在从1往100发展的中大型公司。整体上,如果我们的科技企业对标海外AI产业链的头部公司估值,且有比较稳健的商业模式和团队,外加广阔的市场和政策扶植,则中长期整体增长机会很多。对公司的个体选择,将是考验投资者能力的主要方式,尤其如果整体中国股市继续慢牛的走势。”王晓京对界面新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