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1月3日,由宏润建设与上海矩阵超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矩阵超智”)共同出资成立的宁波星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际动力”),正式入驻宁波前湾新区。
落户仪式上,宁波市前湾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胡建东,宏润建设董事长兼星际动力董事郑宏舫,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星际动力由宏润建设持股60%,矩阵超智持股40%,标志着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融合。宏润建设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耕建筑领域多年;矩阵超智则是国内顶尖人形机器人企业,其创始团队由来自特斯拉、英伟达、OpenAI、华为等科技巨头的顶尖人才组成。双方合作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跃升,实现从产品设计、AI模型算法到机体工艺的全覆盖。
胡建东在发布会上代表前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向星际动力表示热烈祝贺。他介绍,前湾新区将为顶尖人工智能人才项目提供最高1亿元的综合支持,并致力于构建“引力场”“加速器”和“栖息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适宜的创新生态。
星际动力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Star Dynamics 星际1号”在发布会上正式亮相,完成“处子秀”。机器人自主行走登台,流畅地进行了一场脱口秀,并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展示了“看到-思考-行动”的完整智能链路,体现了其“能看、会听、能说、自主操作”的具身智能能力。
张海星在现场分享了星际动力的三项关键技术突破:
一是研发了“更像人”的灵巧手,具备22个主动自由度和5个被动自由度,既能穿针引线,也能灵活使用人类工具,实现了精细操作的可能。同时,通过将直线与旋转运动关节“像搭积木一样组合”,机器人兼具高承重能力与身体灵活性。
二是构建了“具身智能大脑”,使机器人能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实现完全自主的任务执行,无需人为遥控。
三是独创“硬件抽象层”,实现软件与硬件解耦,系统可兼容不同供应商的零部件。用户可“像选配电脑一样”根据场景需求配置机器人部件,例如为物流场景选配“强负重腿”和“抓取型手”,或为精密装配换上“高精度灵巧手”,从而“彻底解决了机器人造得起但用不起的规模化难题”。
张海星还透露,为实现量产,团队将机器人“大脑”分为负责“思考规划”的云端大脑与负责“精准执行”的本地小脑,并将核心控制代码从几十万行精简至3000行以内,极大提升了系统稳定性。星际动力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并在未来两三年内将单价降至大众可接受水平。目前,全球意向订单已超数千台。
郑宏舫在发言中强调,与矩阵超智的合作并非简单财务投资,而是宏润建设从传统建筑向“基建+科技”双轮驱动转型的关键落子。他坦言,创立星际动力是“宏润建设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创业”,公司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充满信心。
张海星在总结中表示,星际动力不止于打造单一产品,更希望构建“智能平台+解决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生态共赢。“我们坚信,与宏润建设的这场战略携手,将不止于打造一个产品,更是要在宁波打造一个智能机器人的产业新高地,共同开启智能机器人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