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让诗酒温暖每个人”荣耀盛典之夜在泸州奥体中心盛大开启,通过诗歌、音乐、戏剧、舞蹈等多元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呈现了一场诗酒飘香、文化交融的嘉年华。
来自中国、俄罗斯、古巴、秘鲁等多国诗人、文学家、艺术家、翻译家等,以及国际巨星成龙、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等表演艺术家齐聚盛典之夜,共同见证2025年度“1573国际诗歌奖”“1573国际诗歌翻译奖”“1573国际作曲家奖”三大奖项重磅揭晓。
据悉,在2018年,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创新设立首个以酒命名的诗歌奖项“1573国际诗歌奖”,颁发给当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如今已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诗歌奖项。
“读书、写诗、去远方,已经成为酒业IP热点。”白酒行业专家肖竹青认为,当前,中国主流酒厂正通过精准的策划,助力中国酒业竞争逻辑“升维”:当渠道、终端、价格、促销这些“硬兵器”全部同质化之后,唯一能打出溢价的战场只剩下“运营人心”。而“人心”战役的关键,恰恰是传统文化里那些已经沉淀了几千年的集体记忆与情感符号。“酒企们如今做的,是把酒从‘消费品’升级为‘文化介质’,让高净值人群在举杯的一刹那,完成一次身份认同与情绪共鸣的‘双重确认’。”
新一届1573系列奖项揭晓
在盛典现场,2025年度“1573国际诗歌奖”重磅揭晓,俄罗斯诗人马克西姆·阿梅林斩获殊荣。作为当代俄语诗歌杰出代表,马克西姆·阿梅林继承深厚传统,融汇古希腊罗马诗歌与18世纪俄语诗学,又展现鲜明的现代与后现代风格,被誉为“传统的创新者”;他致力于诗歌交流,推动俄语与多语种诗歌对话,并长期关注中国文化,搭建中俄诗学桥梁。
“在中国和我的祖国都有很多伟大的诗人,这些诗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喜欢酒,都描写酒、歌颂酒。”马克西姆·阿梅林在现场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我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到中国,和朋友们一起享受美酒和诗歌。酒和诗歌不仅能够温暖我们自己,也可以温暖整个世界!”
此外,自2023年起,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以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更开放的文化理念,升级打造1573系列奖项,增设“1573国际诗歌翻译奖”“1573国际作曲家奖”,表彰全球范围内杰出的翻译家、作曲家,传播具有世界顶尖水准的音乐作品和翻译作品,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今年,凭借在诗歌文学翻译、中国文化传播、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卓越贡献,中国波兰文学研究泰斗张振辉、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共同荣获2025年“1573国际诗歌翻译奖”。古巴音乐巨匠何塞·马里亚·比铁尔,凭借在当代音乐创作领域的卓著成就,荣获2025年度“1573国际作曲家奖”。
诗酒盛事打造文化IP
作为推广和普及诗酒文化的大型IP活动,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由泸州市人民政府、《诗刊》社主办,中国诗歌网、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中视华凯传媒集团承办。
自2017年至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已连续举办九届。九年来,大会共开展超过200场文化交流活动,征集到超过50万首优秀诗歌作品,和来自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诗人、学者、文学家、文艺爱好者结缘,以诗会友、交流文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诗歌艺术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向世界展示酒城风采、传递中国文化魅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今年文化艺术周再度以超强文艺阵容、丰富内容形式打造年度文化盛事,除荣耀盛典之夜外,还开展酒城讲坛、创作交流会、诗歌朗诵会、酒城文化采风等活动,既为诗歌、文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创作分享搭建了平台,又为泸州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
记者注意到,泸州老窖一直致力于将中国白酒打造成为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文化使者。九年来,泸州老窖助力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结出丰硕文化交流成果,逐步走上国际化、常态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泸州老窖方面介绍,其目前已覆盖亚洲、北美、澳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15个国家的71个主流国际机场设立品牌专柜,推动文化与产品并重的国际化战略。
在肖竹青看来,泸州老窖正在把“诗酒大会”做成“中国诗酒界的文化IP”。其共鸣点就是高净值人群普遍面临“表达焦虑”,诗酒大会给了一张“文化社交许可证”——不会写诗也能以“藏酒人”“诵诗人”身份入场,现场拍一条视频,就能完成“我很文化”的社交货币投放。“每年大会结束,抖音话题播放量破10亿次,1573批价稳站千元带,渠道不再靠‘瓶盖费’压货,而是靠‘文化配额’惜售。”
此外,肖竹青举例说,比如贵州茅台联合《中国国家地理》共同主办“问道中国”去远方:从问道胡焕庸线,到问道大运河,今年开展问道北纬30度;华润金沙酒业摘要酒联合总裁读书会共同打造“书读经典,酒饮摘要”品牌文化IP。肖竹青认为,酒企“抢人心”,本质是抢“文化解释权”——谁能把传统文化翻译成高净值人群当代社交生活中的“身份道具”,谁就能在下一轮的酒业“奢侈化”竞赛里,拿到超额利润与百年品牌的双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