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深蓝航天获悉,该公司研发的“星云一号”火箭一级动力系统九机并联试车在济南马山试车基地圆满完成,试验全程严格按预定程序执行,所有关键性能参数均符合设计指标,这标志着深蓝航天突破了多发动机协同工作的核心瓶颈,意味着“星云一号”已顺利完成首飞前全部动力系统试车工作,火箭首飞进入倒计时阶段。
“星云一号”是深蓝航天面向商业航天市场研制的首款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采用两级构型,液氧煤油推进剂组合,具备一级可重复使用能力。火箭全长约30.2米,地面推力约18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2吨。其二级动力系统已于前期完成试车,性能达到预期。
火箭一级采用9台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并联布局,可有效覆盖各飞行阶段动力需求。作为一级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雷霆R”发动机由深蓝航天自主研制,实现从设计、生产到测试的全链条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发动机地面推力约为20t,具备单次任务3次以上起动能力,支持泵后摇摆方式实现±7°推力矢量调节,推力调节范围为50%–110%,关键部件3D打印材料占比超过85%。
据了解,星云一号一级动力系统九机并联试车共开展两次。10月29日,完成合练调试暨10秒短程点火,验证了系统基本参数,为后续正式试车奠定基础。11月1日,30秒九机试车全程严格按照试车大纲执行,从推进剂加注、发动机预冷、贮箱增压到点火等射前流程,均按首飞任务标准设置参数,真实模拟飞行工况。
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是火箭研制过程中系统集成度最高、技术状态最复杂、验证风险最大的地面试验,是可重复使用火箭首飞前必须跨越的关键节点。本次试验采用“试车箭即首飞箭”的真实产品状态,全面验证了“星云一号”一级动力系统在典型任务剖面下的可靠性与重复使用能力,标志着该型火箭关键性能已满足复用要求,为后续首飞任务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目前,“星云一号”火箭一、二级核心动力单元均已通过关键试验考核,正式转入首飞任务全面冲刺阶段。后续,研制团队将按计划完成一、二级箭体的出厂测试、技术评审及转运部署等工作,全力保障首飞任务顺利实施。
深蓝航天相关人士表示,本次系统试车证明了深蓝航天具备可靠的火箭工程化能力,是深蓝航天从“研发型团队”迈向“商业化实体”的关键一步,“深蓝航天将始终以服务国家航天战略为指引,致力于构建低成本、高频次、高可靠的商业发射能力,助力我国商业航天迈入高效、可靠、可复用新阶段,为下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与国家空天能力体系建设贡献力量。”